要如
西藏吐蕃王朝 (约629—842) 古地区名。或作云如。藏文史籍 《五部遗教》 及 《智者喜筵》载,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 (亦作藏如拉) 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要如是藏文音译,意为 “左翼(部)”,其区域东至工域,南至夏伍,西至喀若,北至玛拉,以雅隆昌珠 (今西藏乃东县昌珠寺) 为中心,大致当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面的山南地区辖各县。吐蕃灭亡后原建制废,要如与乌如合称乌思即前藏。
西藏吐蕃王朝 (约629—842) 古地区名。或作云如。藏文史籍 《五部遗教》 及 《智者喜筵》载,公元7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后,将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 (亦作藏如拉) 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要如是藏文音译,意为 “左翼(部)”,其区域东至工域,南至夏伍,西至喀若,北至玛拉,以雅隆昌珠 (今西藏乃东县昌珠寺) 为中心,大致当今雅鲁藏布江中游南面的山南地区辖各县。吐蕃灭亡后原建制废,要如与乌如合称乌思即前藏。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南朝陈为务德县治。隋、唐为良德县治。今为高州水库淹没。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方舆胜览》卷70同庆府:万丈潭,“《旧经》昔有黑龙自潭飞出”。杜甫有《万丈潭》诗:“青溪合冥寞,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窑压万丈内。”
即新田。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晋国遗址。晋旧都曰绛,迁于新田,称为新绛。
即别失八里。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元史·明安传》:至元二十三年(1286),明安“至别失八剌哈思之地,与海都军战有功”。即此。
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五十里,与无锡市分界处。《寰宇记》卷92无锡县:阳湖“在晋陵、无锡两县界。在州东六十四里,东南入太湖,二县中分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阳湖“以近阳山而名。湖东西八里
即子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一年(415),刘裕伐司马休之于江陵,“使其壻振威将军东海徐逵之统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为前锋,出江夏口”。即此。又称子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
在今四川广安县南五里。《清一统志·顺庆府二》:至喜桥“相传宋欧阳修自吴入蜀,喜险路至此始平,因名”。
明成化中置,属大嵩卫。即今山东乳山市东南海阳所镇。
初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北鄱阳湖中。唐改今名。《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鄱阳山 “俗相传谓之石印,即鄱阳山是也”。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