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火镇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清置,属长治县。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西火镇。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县丞驻此。民国设县佐。
在山西省长治县东南端。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西火,人口 5880。古名西湖,后因炼铁业兴起,取“炉火”之意,改名西火。1949年属长治四区,1954年为西火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西火公社,1984年改镇。2000年东火乡并入。产玉米、谷子、小麦、高粱。为县水果主产区。有煤矿、炼铁、铸造、造纸、建材等厂。公路通长治。附近有老雄山古长城遗迹和翠岩寺古塔。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升盱眙县置,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四年 (1130) 废军为县。绍兴十二年 (1142) 复升县为军,后没于金。绍定四年(1231) 改为招信军。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宋史·王韶传》:熙宁五年(1072),王韶知通远军,击降蕃部,“引兵城渭源堡及乞神平,破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即此。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政七年 (前240),“以攻龙、孤、庆都”。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七年(前240年),“以攻龙、孤、庆都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嘉庆《邛州志》卷3邛州:平乐坝在“州南三十五里。宋初尝移火井县治此。《九域志》:火井县有平乐镇”。
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27池州府贵池县:杨梅坦“在府西九十里石岭镇。其地多杨梅,唐置杨梅馆,宋改曰驿,今废”。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为九澧之一。《清一统志·澧州一》: 道水 “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
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树仔镇。清道光 《电白县志》 卷8: 树子墟 “在县 (今电城镇) 西十五里”。
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四十里砖井镇。《清一统志·延安府二》: 砖井堡 “明正统二年置,……城在平川,周三里二百五十步,门二,为极冲上地。今有守备驻守”。
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卷129霍邱县:“废义城在县北四十里。《地理志》云:宋高祖立,亦名三固县,后废县立戍。”《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义城台“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高十丈, 广八十丈。亦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宋史·河渠志》:熙宁九年 (1076) 七月,“提辖修京城所,请引雾泽陂水至咸丰门,合京、索河,由京、索签入副堤河,下合惠民”。元祐元年 (1086),“诏: 斥祥符雾泽陂,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