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无棣县
元初分无棣县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后并入乐陵县。寻复置。明永乐初避讳,改名庆云县。
古县名。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割棣州无棣县之半另置无棣县,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东南五里。属沧州。棣州之无棣县(治今山东省无棣县西北)位东,称东无棣,而此沧州无棣县在西,称西无棣。明洪武六年(1373年)移治今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仍属沧州。永乐元年(1403年)改名庆云县。
元初分无棣县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后并入乐陵县。寻复置。明永乐初避讳,改名庆云县。
古县名。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割棣州无棣县之半另置无棣县,治今河北省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东南五里。属沧州。棣州之无棣县(治今山东省无棣县西北)位东,称东无棣,而此沧州无棣县在西,称西无棣。明洪武六年(1373年)移治今盐山县东南庆云镇。仍属沧州。永乐元年(1403年)改名庆云县。
亦名申明城。俗名古城堤。在今湖南临澧县北。为楚大夫申鸣邑。《说苑·立节》 载申鸣为孝子、忠臣事迹。县北五十里合口寿光寺有申鸣墓。
明万历二十六年 (1598) 置,为铜仁府治。治所即今贵州铜仁市。清光绪六年 (1880) 移治江口汛 (今江口县)。1913年改名江口县。同年改铜仁府为县,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8
即今广东郁南县治都城镇,南朝宋至北宋初为都城县治。明设都城乡巡司。清有千总驻此。1950年郁南县迁治于此。
即苟公谷。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南。《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涧,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
即今宁夏石嘴山市东北石嘴山。《清一统志·宁夏府二》:石嘴子汛“在平罗县境。有把总分防,与石嘴主簿同城”。1960年于此设立石嘴山市。1975年迁治大武口镇(今石嘴山市)。
隋开皇元年(581)改中部县置,为内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南十里。开皇三年(583)属敷州。大业初属敷政郡。三年(607)移治今黄陵县南四里,属上郡。唐武德二年(619)复改中部县。古县名。隋开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方舆纪要》卷82施南宣抚司:怀来峒隘“在司西。明初兰玉引兵至此受夷款。因名”。
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麻镇。清置巡司于此。民国初改为县佐。
一作高龙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高龙镇。明弘治 《偃师县志》 卷1: “高龙店,在县西南三十里。”
清置,属中卫县。即今宁夏中卫县东北渠口农场。旧设渠口堡及渠口驿,驿丞兼管宁安驿,故名。《清史稿·地理志》 宁夏府中卫县: “巡司驻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