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寺
东晋建武元年(317)建。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四里西山东侧山腰。《名胜志》:“黄鲁直题牓,苏子瞻、张文潜皆有诗。”
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主峰东侧山腰,以山而名。因其前有菩萨泉,亦名灵泉寺。据记载,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名僧慧远得“文殊师利菩萨金像”,于吴王孙权避暑宫故址兴建。后屡毁屡修。现有文殊师利堂、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武圣殿、英雄避暑门、读书堂、才子赋佳门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近年又加修葺。巍峨挺拔,灵秀精致,塑像生动。四周峰回路转,鸟语花香,极富山林意趣。
东晋建武元年(317)建。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四里西山东侧山腰。《名胜志》:“黄鲁直题牓,苏子瞻、张文潜皆有诗。”
在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主峰东侧山腰,以山而名。因其前有菩萨泉,亦名灵泉寺。据记载,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名僧慧远得“文殊师利菩萨金像”,于吴王孙权避暑宫故址兴建。后屡毁屡修。现有文殊师利堂、天王殿、拜殿、大雄宝殿、武圣殿、英雄避暑门、读书堂、才子赋佳门等,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近年又加修葺。巍峨挺拔,灵秀精致,塑像生动。四周峰回路转,鸟语花香,极富山林意趣。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县治。《明史·地理志》 乳源县: “本治虞塘,洪武元年迁于洲头津。”在今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驻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移乳源县治此。
①唐大历五年 (770) 改巫州置,治所在龙标县 (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 卷30叙州: “以境接叙浦”,故名。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即武林县。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旧唐书·地理志》 作 “武临县”。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张桥乡。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县南“十二里张家桥”。②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南张桥镇。清光绪《合州志》卷4:张家桥“距城三十里”。
即今四川涪江。《旧五代史·康延孝传》: 五代唐同光三年 (925),“进攻绵州,王衍复断绵江浮梁而去”。《明史·地理志》 绵州: “西有涪水,源出松潘卫,流经此,亦曰绵江,下流至合州。”
一名花海子。在今甘肃玉门市北花海乡。为赤金河所汇。《清史稿·地理志》 玉门县:“阿拉克湖即延兴海。”
即广宁右屯卫城。今辽宁凌海市东南右卫满族乡。《方舆纪要》卷37广宁右屯卫:右屯卫城“今卫治。元闾阳县之临海乡也。洪武二十六年置卫于十三山堡,二十七年迁治于此。永乐中筑卫城,周五里有奇”。
五岭之一。在今湖南省东南部郴县、宜章县间。秦名阳山,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客岭山( 《续汉书·郡国志》)、黄箱山 ( 《寰宇记》)、腊岭(《太平御览》 引 《太康记》、《通典》)、黄岑山 (《水经注》、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 (435) 析盆允、新夷二县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39) 废。后复置,开元初又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
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南包河公园香花墩。明弘治年间为纪念北宋包拯而建的专祠。《清一统志·庐州府二》“五贤祠”条下:“又有包公祠,在府城南门外香花墩,专祠包拯。旧名包公书院。明知府宋鉴建。”在安徽省合肥市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