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夏碑

西夏碑

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现保存在甘肃武威文庙内。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立。高2.5米,宽0.9米,厚0.3米。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计二十八行,每行六十五字。内容叙述古代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市)护国寺有佛塔,多灵异。西夏天祐民安三年地震,佛塔被震倾斜。有司方欲派人抢修,塔竟自行恢复原状。西夏皇太后、皇帝下诏重修,并立碑记事。背面首刻汉文小篆《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计二十六行,每行七十字,缘边处字迹漫漶。是我国保存最大最完好的西夏文碑。


猜你喜欢

  • 弥勒州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弥勒千户,二十七年 (1290) 改弥勒州,属广西路。治所即今云南弥勒县。明代属广西府。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降为弥勒县。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大理弥勒部

  • 沽水

    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北省白河,下游故道自今北京市顺义区东南李遂镇西南流至通州区东北,会温榆河,此下即今北运河。

  • 秉彝场

    亦名蛮夷场。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蛮夷乡在 “县西二百里。有蛮夷、石角、下溪、冒水孔四场”。秉彝场在镇之东,西为石角营。元、明为蛮夷长官司治所。

  • 恶溪

    ①即今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磐安县境内之好溪。为瓯江支流。南朝宋谢灵运 《与弟书》: “闻恶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滩。王右军游此恶道,叹其奇绝。” 《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 “东十里有恶溪,多水

  • 干时

    指临淄西北以下时水支津。《春秋》:庄公九年(前685),“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干时,我师败绩”。杜注:“干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歧流,旱则竭涸,故曰干时。”《水经·瓠子河注》:“时水又西径西高苑县故

  • 逆流河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平谷县: 逆流河 “一名小碾河。源出县南泉水山,西北流,凡九十九曲而入泃河”。

  • 吴章岭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五里。宋孔武仲《吴章岭》诗:“庐山北转是吴章,岩草纷纷静有香。”

  • 清道隘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4雷州府海康县: 清道隘,“ 《志》 云: 在府西百八十里,滨海。又府西南有黑石隘,皆戍守要地”。

  • 辛汪寨

    在今山东文登市北七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 小史店

    即史家店。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六十七里小史店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七年(1857)八月,“贼已由裕境小史店窜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