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坪镇

西坪镇

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八十二里西坪镇。清咸丰《淅川厅志》:西坪镇,“旧四大镇之一。今有小集”。


(1)在山西省大同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2.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人口 1850。因位于东坪之西,地势平坦,故名。1953年设西坪乡,1958年改区,1959年改公社。1971年县治由大同市迁此。1984年改镇。2001年中高庄乡并入。地处大同盆地东部、大同火山群西南端。主产玉米、谷子、黍、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和黄花菜。有地毯、农机修理、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厂。产火山熔岩。大秦铁路、109国道经此。(2)在福建省安溪县中偏西部、小黄溪上游。面积141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美,人口550。以“大鹏栖息”之意,昔名栖鹏,后方言谐音为今名。1958年设西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产稻、甘薯、茶叶、烤烟。为名茶铁观音发源地。还产柑橘、松、杉等林果。矿产有钨、钼、赤铁。有制茶及制茶机械、松香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接围禾、郊柏公路。(3)在河南省西峡县西部。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街,人口 1950。传明万历年间吴姓由花园关(今西坪村东2.5千米)迁此建村,以地处花园关以西,故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区,1969年复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稻、甘薯等。有大理石、镁橄榄石、榨油、油脂加工、陶瓷、根雕等厂矿。宁西铁路、209、312国道经此。(4)在贵州省遵义县东南部。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坪村,人口 5180。清为平里。1932年置西坪、镇稼、清流等乡。1941年并置西坪乡。1953年分置西坪、乐稼、泉涧、大同乡。1958年并入团溪公社。1961年复分置四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四乡合并置西坪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烤烟等。有铝、锰等矿藏。简易公路通马遵公路。


猜你喜欢

  • 北津渡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明置巡司于此。《明史·地理志》 南充县:“北有北津渡,县旧治也。”

  • 绿蓝山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04容州: 绿蓝水 “其源出绿蓝山”。《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 绿蓝山 “容山之东支也,容江之源出焉”。

  • 杨家垱桥

    即今湖北枣阳市西北四十四里杨档镇。清同治《枣阳县志》卷17《军务》: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捻军数万至县境,“守备熊正喜在杨家垱督团堵剿,阵亡”。

  • 禅梯岭

    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7延川县: 禅梯岭 “嘉靖三十年,抚臣张珩言: 保安县石门镇、甘泉县野猪峡,与延川县禅梯岭,俱为套寇深入之路,比他镇为独重,可各筑一城守之,是也”。

  • 河董城

    辽置,为辽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中游北岸。《辽史·地理志》:“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

  • 庆远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庆远府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在宜山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忻城、河池、南丹、东兰、天峨、凤山、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大德元年(

  • 干水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寰宇记》卷167吴川县:幹水“在废(幹水)县西二百步,从廉州大廉县界来,合廉江”。

  • 浆山水

    在今江西宁冈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宁县: 浆山水 “在县 (治今新城镇) 西。来自湖广茶陵州界,东流与拐湖山水、鹅岭水俱汇于双江口,经小江山,萦回百八十里,下接永新江”。

  • 小宛驿

    亦作小湾驿。清置,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小宛堡村。《清史稿·地理志》:安西直隶州有小宛驿。

  • 罗护守捉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一说在今哈密市西北灰井子沟。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属伊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