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道
辽重熙十三年(1044)置,治所在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山西雁门地区和内蒙古乌加河与东胜市以东、多伦县以西等地区。金初改置西京路。
辽“五京道”之一。重熙十三年(1044年)置,治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加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以东,多伦县以西地区。金改为路。
辽重熙十三年(1044)置,治所在大同府(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河北张家口地区、山西雁门地区和内蒙古乌加河与东胜市以东、多伦县以西等地区。金初改置西京路。
辽“五京道”之一。重熙十三年(1044年)置,治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相当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山西省雁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加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以东,多伦县以西地区。金改为路。
清光绪八年(1882)置,设总管专管鄂伦春人,属黑龙江将军。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二十年(1894)废。
南宋端平元年 (1234) 改淮安军置,治所在淮安县 (今江苏淮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安、宝应、盐城、建湖等市县地。元至元二十年 (1283)升为淮安路。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改淮安军置,治淮安
东魏武定六年(548)改阳平郡置,属睢州。治所在谷阳城(今安徽固镇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固镇县地。隋开皇初废。
北宋置,属通远军。在今甘肃陇西县北八十里。金初升为通西县。
即侯官县。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即“侯官县”。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曲靖府》:那多峰“在寻甸州东北。有大石寨。接东川府界。下有龙泉”。
即今河南浚县西五十里巨桥乡。《清一统志·卫辉府二》:巨桥乡“在浚县西五十里。 《明统志》:即武王发巨桥之粟处”。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三里。为水阳江上游。《寰宇记》卷103宣城县:句溪“一名东溪。水源从宁国县东乡溪岭,承天目山脚水源合流,连接至此为句溪,流向北至郡门外过也”。《元丰九域志》卷6:宣城县有句溪。《舆地纪
①南朝宋改兰陵郡置,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万绥镇)。南齐末并入南琅邪郡。②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南东海郡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郯县 (今江苏镇江市)。陈永定二年(558) 复改为
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元至元十四年(1277)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新安县 “梧桐山” 条内: “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行朝录》: 景炎二年正月,南狩幸此。今有石殿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