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城镇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 《志》 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
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裴城,人口460。据民国《郾城县志》载,裴城镇始名洄曲,后称今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有机械、面粉、造纸等厂。漯宝铁路横贯,洛界公路与许泌公路在境内相交。古迹有裴城遗址。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方舆纪要》 卷47郾城县: “ 《志》 云,县西五十里有裴城,裴度伐蔡时所筑。”
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裴城,人口460。据民国《郾城县志》载,裴城镇始名洄曲,后称今名。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8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有机械、面粉、造纸等厂。漯宝铁路横贯,洛界公路与许泌公路在境内相交。古迹有裴城遗址。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八十里罗渡苗族乡 (罗星渡)。《方舆纪要》 卷 70珙县: 罗星渡堡 “元至元中亦尝设罗星长官司于此。后废。洪武中设堡,并调叙南卫官军戍守”。清废。
隋开皇初改鸟飞县置,属施州。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北六十里。大业初属清江郡。唐麟德元年(664)废。隋开皇初改乌飞县置,治今湖北省恩施市北。属清江郡。旋废。义宁元年(617年)复置。属施州。唐麟德元年(6
亦作滛预堆、犹豫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长江瞿唐峡口。南朝梁李膺 《益州记》: “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 《寰宇记》 卷 148奉节县: “滟滪堆,周回二十丈,
亦名西兴安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龙江省西北。北起黑龙江岸,南止西拉木伦河上游,主峰为索岳尔济山。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西兴安岭者,江省西部之兴安岭也(亦曰大兴安岭)。其脉远接于阴山山脉,
古名乌湖岛、呜呼岛。亦作黄城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之北隍城岛和南隍城岛。为今庙岛群岛之最北者。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作南隍城岛、北隍城岛。为黄海、渤海分界处。
①南朝宋置,为侨郡,属梁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水经·漾水注》: 清水“又东南径新巴县东北,又东南径始平侨郡南,又东南径小剑戍北”。后废。②南朝齐建武三年 (496)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三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左传》: 昭公元年 (前541),“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古邑名。春秋属周。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南。《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即此。
即泉口市。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十六里萧王庙镇。北宋庆历二年 (1042) 建萧王庙,祀县令萧世显,故名。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尹山湖“其西北接渎墅诸湖,及车坊漾之水,委流亦入于三泖”。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24琼州:云露山“有三潭。俗传旧有民居,陷为三潭,号陷屋潭。上潭林木阴森,人不敢近;其次二潭有小石如橄榄,有窍可穿,号橄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