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南县
①北宋宣和三年 (1121) 以龙南县改名,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 复改为龙南县。
②1912年以虔南厅改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全南县。
(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南县改名,治今江西省龙南县。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2)旧县名。1912年由虔南厅改置,治今江西省全南县驻地城厢镇。1957年因原名生僻难认,更名全南县。
①北宋宣和三年 (1121) 以龙南县改名,属虔州。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 复改为龙南县。
②1912年以虔南厅改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全南县。
(1)古县名。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南县改名,治今江西省龙南县。属虔州。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复名龙南县。(2)旧县名。1912年由虔南厅改置,治今江西省全南县驻地城厢镇。1957年因原名生僻难认,更名全南县。
亦作朱鸢县。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水经·叶榆水注》:“江水对交趾朱䳒县,又东径浦阳北。”即此。唐属交州。唐末废。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桃尧镇东桃源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嘉应州图:州东北有桃源堡、佛子高。
①又名历山、舜柯山。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清光绪 《无锡金匮县志》 卷2: “舜山一名历山,山下为历村,或云上有舜田,不种而禾,岁恒产一、二穗。又有舜井。其西为柯山,两山连而其峰相望,土人合名之曰舜
①在今浙江嵊县东。《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嵊县: 锦山 “在县东七十五里”。②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97新州: 锦山 “在州南”。《清一统志·肇州府一》: 锦山“在新兴县西南三十里。其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北。南朝梁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入庐陵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境。贞观元年(627)废。③唐至德二载(757
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新滩镇。《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新滩 “天圣丙寅,赞唐山摧,遂成新滩。皇祐间,太守赵诚疏凿,有摩崖碑。其滩有龙门、佛指甲、官槽。而官槽与龙门相对”。南宋陆游 《入蜀
在今福建漳平市北境。《清一统志·龙岩州》:马家山堡“在宁洋县北,路通永安县。本朝康熙二十一年,县令李文然建堡”。
辽圣宗时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金属大定府。元属大宁路。明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建平县北马圈子村,属大宁路。明初废。
一作均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古水名。又称均水。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
即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东海岸南部之东萨哈林山。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9:阿当吉山“在库页岛,距吉林城东北四千四百五十里”。阿当吉河发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