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墩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史稿·图海传》:康熙十五年 (1676),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图海曰: 此平凉咽喉也。率兵仰攻,贼万余列火器以拒师”,遂发大炮攻城,王辅臣降。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北。号称平凉咽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响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夺虎山墩,降王辅臣,即此。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史稿·图海传》:康熙十五年 (1676),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图海曰: 此平凉咽喉也。率兵仰攻,贼万余列火器以拒师”,遂发大炮攻城,王辅臣降。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北。号称平凉咽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响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夺虎山墩,降王辅臣,即此。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势崇绝。”
即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宁明县图: 东有海渊墟。民国间置思乐县于此。
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三十六里东塍镇。民国《临海县志》卷4:乡市有东塍市。宋嘉定《赤城志》作东陈市。
即今山东莒南县西南三十里板泉镇。旧属兰山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兰山县 (今临沂市) 东北有板泉堐。
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崇武镇。清有把总驻此。又见清 《海国闻见录》 上卷 《天下沿海形势录》。
亦名虎象山、虎相山。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元史· 张庭瑞传》: 中统二年(1261),“诸军攻开州、达州,庭瑞将兵筑城虎啸山,扼二州路。宋将夏贵以兵数万围之,城当炮,皆穿,筑栅守之”。
北宋置,属同官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古寨。《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南古砦 “四面皆山峡,一径仅通,其顶宽平”。
一作武阳。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叶县东南。《史记· 魏世家》: 无忌谓魏王曰,“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之,随安陵氏而亡之,绕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无害乎”? 《正义》 引 《括地志》:
南宋临安城的东北门。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艮山门。宋《咸淳临安志》卷18城郭有“艮山门”。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北部。泛指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环城东路相交及艮山路西段一带。以门得名。吴越时名保德门
在今湖南临澧县西北坪山村。《清一统志·澧州》: 山羊隘 “在安福县西北麻寮所北。《九溪卫志》: 所境有山羊、九女、樱桃、梅梓、栏刀、黄山、青山、靖安、守所等十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