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莱阁

蓬莱阁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清一统志 ·绍兴府》: 蓬莱阁 “在府城内卧龙山上。五代时钱镠建。宋王十朋有赋。元改建蓬莱堂,韩性有记”。

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巅。是闻名全国的游览和避暑胜地,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旧为海神庙。北宋治平中知州朱处约移庙于西偏,于庙故基建阁。从阁西折而下为海潮庵,庵左则有海镜亭。阁上有蓬莱阁记碑。苏轼海市诗刻石亦在阁上。


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巅。下临大海。古代传说蓬莱、方丈、瀛洲为海上三仙山,上有仙人及长生不老药。史载秦皇、汉武都曾为求仙觅药先后来此。方士徐巿(又名徐福)受始皇之命求仙,传即由此乘舟入海。神话“八仙过海”也发生在这里。阁创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高15米,双层歇山,绕以回廊,上悬“蓬莱阁”金字匾额,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高低错落,与蓬莱阁浑然一体,统称蓬莱阁。苏轼《海市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今诗碑犹存。阁东南建观澜亭,可望苍海,观日出,阁西避风亭,又名海市亭。因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又有短垣遮护,纵然海风狂啸,亭内亦燃烛不灭。蓬莱阁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处,今留存观海述景题刻200余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 莱 阁


猜你喜欢

  • 杜邮

    战国时秦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五里。《史记·白起传》:秦昭王五十年(前257), 白起“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 自裁”。即此。唐曾置咸阳县治此。又称杜邮亭。战国时属秦。在今陕

  • 白鹳寨

    元末建,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白鹳山顶。在今福建省永春县西北白鹳山顶。元建。峻峭壁立,崖石环障,清泉四出,纵横各1里许。为明、清时重要堡寨。

  • 思依山

    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北七十里思依镇。《舆地纪胜》 卷185阆州: 思依山 “在晋安县北二十里。汉朝罗冲霄张道陵隐居所。其山东西二水,东观今之元封也,有峻仙洞、捣药台、俗丹井、炼丹炉存焉。西观今之延禧也,有

  • 三瞻

    瞻对土司有上瞻、中瞻、下瞻之分,故称“三瞻”。在今四川新龙县境。《清史稿·鹿传霖传》:光绪年间,率兵“渡雅龙江抵瞻巢,斩馘过当,尽收三瞻地”。

  • 滑国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梁书·诸夷传》:“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汉永建元年,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天监十五年,其王厌带夷栗陁始遣使贡献方物。” 《方舆纪要》卷65: 滑国 “

  • 东平阳郡

    北魏改阳平郡置,治所在平陆城(今山东汶上县北)。北齐废。

  • 北山驿

    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北山驿“在县西。旧置于县北北山村,后改置于此”。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南。明初置。《大清一统志》:“在惠来县西门外,明初置,在县西十五里庵头村,嘉靖六年移置

  • 伯莒

    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公羊传》:定公四年(前506)十一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莒,楚师败绩”。即此。古邑名。又作柏举。春秋楚邑。在今湖北省麻城市东北。春秋末期,吴、蔡联军曾大

  • 南宾河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南之龙河。《方舆纪要》卷69丰都县: 南宾河 “在县治南二里。……下流俱入于大江”。

  • 清水关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黄河西岸。《清一统志 ·延安府二》 “永临关” 条下: 清水关 “在 (延川)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水口,皆东临黄河,路通山西隰州永和县”。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