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州

蓬州

①北周天和四年 (569) 置,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寰宇记》 卷139蓬州:“因蓬山以为名。” 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开元二十九年 (741) 徙治大寅县 (今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一说今蓬安县北茶亭乡蓬池坝)。天宝元年 (742) 改为咸安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蓬州。辖境扩大至今渠县部分地。南宋宝祐六年 (1258) 徙治相如县 (今蓬安县西锦屏镇),淳祐间徙治云山城 (今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元还治相如县,属顺庆路。明洪武初中附郭相如县入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改为蓬安县。

②即蓬口州。唐置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安固县(今四川营山县东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蓬池县,今仪陇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仪陇一县及营山、渠县两县部分地区。宋属利州路。元属顺庆路。至元中移治相如县(今蓬安县)。明属顺庆府。洪武四年(1371年)废相如县入州。清不领县。1913年改为蓬安县。


猜你喜欢

  • 茅坡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茅坡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 茅坡场在 “城东百三十里”。

  • 迷郎关

    明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迷郎关 “会川卫城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74会川卫 “泸津关” 条:“《志》 云: 卫南六十里有迷郎关。一名迷水镇。旧有滇池

  • 十八陇山

    在今四川梓潼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剑州阴平县:“有十八陇山, 山有陇十八也。”《寰宇记》卷84阴平县:十八陇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高千余丈,冈峦连属十八垅,因以为名。十二垅在绵州昌明县界,六垅在当

  • 屋床山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118引 《滇程记》: “由永昌过蒲骠驿,经屋床山,箐险路狭,马不得并行。过山至潞江之外,为高黎贡山。”

  • 底庙镇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五十里底庙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三水县北有底庙镇。在陕西省旬邑县西北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底庙街,人口960。相传此地沟边崖下有一寺庙,故名。明、清时为

  • 扎哈沁旗

    清乾隆四十年(1775)置,属科布多。驻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莫斯特。古旗名。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扎哈沁部置。驻地即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莫斯特。隶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后废。

  • 雀桑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年 (385),秦王苻坚与西燕主慕容冲 “战于雀桑,又破之”。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年(385年)秦王苻坚破西燕主慕容冲于此。

  • 温宿岭

    亦名温秀岭。即今陕西礼泉县北五凤山,为礼泉、乾县和永寿三县界山。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温宿岭 “汉时温宿国人令居此地田牧,因以为名”。

  • 唐河

    ①大清河支流。古称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曲折东流入河北中部白洋淀。《方舆纪要》 卷44浑源州: 滱水“发源州东南五十里枪峰岭,经灵丘、广昌二县境,出倒马关,入直隶唐县界,谓之唐河”。②上游曰赵河,

  • 虹桥镇

    ①亦作红桥镇。即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民国 《江都县续志》 卷1: 虹桥镇 “在县城东南,桥跨扬子桥闸下引河,下游东与佛感洲相接”。②民国时置,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二十六里虹桥镇。(1)在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