蒢水
即蘧蒢水。今陕西洋县东之金水河。《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而南注于汉,谓之蒢口。”
即蘧蒢水。今陕西洋县东之金水河。《水经·沔水注》: “汉水又东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而南注于汉,谓之蒢口。”
即今广西永福县东南堡里乡。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永福县图: 东南有堡里墟。
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四十二里昭关镇(戚墅庙)。民国殷惟龢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都县有戚墅庙镇。
指今青海湟水两岸之地。汉时为羌、汉、月氏胡等族杂居处。《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时羌降者万余人,充国上书武帝,“金城、湟中谷斛八钱,吾谓耿 (司农) 中丞,籴二百万斛谷,羌人不敢动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下。《三国志·吴书·孙策传》 裴注引《江表传》:东汉建安四年(199),刘勋“闻(孙)策等已克皖,乃援西塞”,即此。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
元置,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明废。古驿站名。元置,在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明时废。
亦作多刚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后废。
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六十里建安。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建安驿,三十年 (1397) 置巡司。万历九年 (1581) 并裁。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阿对井“在阌乡县西南。阿对乃汉杨震家僮,尝引泉灌疏,因名。唐吴融《阿对泉》:‘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即此。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东门营” 条内: “又有茅峒,在府东南十里。四山环合,中有隙地,可以藏兵,当山缺处,一径迤逦,通神电以西诸路。成化二年,‘贼’邓公长据此,知府
即今浙江三门县东七十二里三门湾中之满山岛。旧属宁海县。清光绪 《宁海县志》 卷2: 满山在 “县东南五十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