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蒙山县

蒙山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蒙山郡。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以蒙山为名。隋开皇十三年(593) 改为名山县。

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改始阳县置,属邛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仁寿四年 (604) 为雅州治。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严道县。

③1914年改永安县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即今广西蒙山县。取蒙山为名。1928年直属广西省。

④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北部地析置,治西荆埠 (今山东平邑县东南西荆埠)。因蒙山为名。1952年撤销,并入平邑、费县二县。


(1)古县名。(1)西魏置,治今四川省名山县。属蒙山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名山县。(2)隋开皇十三年改始阳县置,治今四川省雅安市。为雅州治。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严道县。(2)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设。1942年由费北、费东二县合置,治今平邑县西荆布。1952年撤销,划归费县、平邑二县。(3)今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大瑶山东麓。属梧州市。面积1274平方千米。人口19.6万,10.7%瑶族。辖6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蒙山镇。《旧唐书·地理志》:蒙州“取州东蒙见山为名”。因治附近有蒙山,山下有蒙水,居民姓蒙,故名。隋开皇十年(590年)分荔浦县置隋化县,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隋化县为立山县,又于县置南恭州。贞观八年(634年)改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蒙州为蒙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蒙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蒙州,以立山县属昭州。元属平乐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废立山县入荔浦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永安州,治今址。清因之。1912年改永安州为永安县。1913年属漓江道。1914年改永安县为蒙山县。属桂林道。1949年属平乐专区,1958年属梧州专区,1971年属梧州地区,1997年属梧州市。地形以低山为主,周围群山环抱,西部为大瑶山,中、北部腹地为蒙山盆地。有湄江及其支流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甘薯、甘蔗、大豆、木薯、蚕茧为主。矿产有金、银、铜、铝、锌、铁、重晶石等。工业有制糖、染织、松脂、制药、缫丝、造纸、水泥、食品等。321国道经此,并有公路通昭平、金秀等。名胜古迹有太平天囯建号封王遗址、汉晋古墓群及鳌山宝塔、龙潭瀑布和茶山湖游览地。


猜你喜欢

  • 养阴里

    在今河南宝丰县北。《续汉书·郡国志》:颍川郡襄县 “有养阴里”。《水经·汝水注》: 古养水“出鲁阳县北将孤山北长冈下,……又东径沙亭南,故养阴里也”。

  • 卸甲岭

    一名甲子岭。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卸甲岭 “在石埭县 (广阳镇) 西四十里。相传唐刺史查喦御黄巢,卸甲于此”。

  • 庙底沟遗址

    在今河南陕县东南庙底沟村,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1953年发现,1956年9月和1957年3月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先后两次在此发掘,发掘面积4480平方米。在仰韶文化层中,发现有方形浅竖穴房基、灰坑及

  • 石柱山

    ①一名石人山。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六十里。《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石柱山“一名射的山。有双石挺然特起,一巨石承之,号豹子尖,尤为奇秀”。明嘉靖《宁国府志》卷5:石柱山,“梁元帝时,新安程灵洗起兵讨侯景,

  • 周家口集

    又名周口镇、周家埠。即今河南周口市。当贾鲁河入沙河处。明至清末为豫东重要商埠。旧属商水县,清设通判驻此。民国 《商水县志》 卷5《集镇》 引 《旧志》 云: “周家口镇,城东北十八里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

  • 阊门县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

  • 马嵬城

    亦名马嵬堡。即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相传为晋人马嵬所筑。《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苻麟率众数千,据守马嵬城”。唐于此设马嵬驿。《新唐书·明皇纪》:天宝十五载(756),帝

  • 木阁箐山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北四十里。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1贵阳府:木阁箐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延袤百余里。横亘修文县境。林木荟翳,中有道通黔西。上有潭,杳深不测”。

  • 信宜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赵匡义讳改信义县置,为窦州治。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熙宁四年 (1071) 属高州。元属高州路。明属高州府。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

  • 拘利

    即九稚。又作九离。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梁书·诸夷·中天竺国》: “从扶南发投拘利口,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 宋郑樵 《通志》 卷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