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葭萌县

葭萌县

①亦作葭明县。战国末秦于葭萌城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史记·货殖列传》: “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即此。西汉属广汉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217) 刘备改为汉寿县。

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晋安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南一百十五里。《元和志》 卷22葭萌县: “晋安县隋改为葭萌县,取汉旧县名。” 大业三年 (607) 属义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属利州。天宝元年 (742) 属益昌郡,乾元元年 (758) 属利州。《元史·汪世显传》: 太宗时,南征 “军葭萌,守将以山为栅,世显以数骑往夺之”。即此。元初废入昭化县。


古县名。(1)又作葭明县。本古苴侯国,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秦置县,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自葭明进据涪城,以敌刘璋,即此。三国蜀汉改名汉寿县。(2)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晋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广元市南。取秦故县为名。属义城郡。唐、宋属利州。元初并入昭化县。


猜你喜欢

  • 海剌儿河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元史·伯帖木儿传》: 至元二十五年 (1288),“败乃颜兵于忽尔阿剌河,追至海剌儿河”。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海拉尔河。1201年,蒙古铁木真起兵,于海剌儿河

  • 东黄山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9罗城县:东黄山“在县东。中有渊秀岩”。

  • 拐磨子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北七十五里拐磨子满族朝鲜族镇。为通通化县孔道。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怀仁县图: 北有拐磨子。

  • 都利山

    亦名都荔山。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南隅。明曹学佺 《广西名胜志》 卷1阳朔县: “县理设在都利山下。《注水经》 云: 漓水又南径都利山是也。以出香草,故名。”

  • 小剑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南距大剑山三十里。为剑阁道至险地段。唐徐坚《初学记》卷8引《华阳国志》:“诸葛亮相蜀,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即古剑阁道”,以通蜀汉。《旧唐书·地理志》 剑门县:大剑山“其北三十里所有

  • 大桥头市

    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大桥头。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庆市)北有大桥头。

  • 皎乐墟

    即皈乐墟。在今广西百色市北永乐乡一带。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凌云县图: 南有皎乐墟汛,有把总驻防。

  • 夹道双山

    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北有双山,夹道崭然, 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方舆纪要》卷109柳州府马平县:夹道双山在“府北十里。东山曰桃行,西山曰鹊儿”。

  • 彰国军

    五代方镇名。后唐置,治所在应州 (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丹,废。《新五代史· 职方考》: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唐明宗即位,以其应州人也,乃置彰国军。”五代方镇名。唐置,治应州(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

  • 青华洞

    即今云南祥云县南八里青华洞。在青华山下。见 《方舆纪要》 卷117云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