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葛溪

葛溪

①在今江西弋阳县城西。《寰宇记》 卷107信州弋阳县: 葛溪水 “源出上饶县灵山,过当县李诚乡,在县西二里。昔欧冶子居其侧,以此水淬剑。又有葛仙冢,因曰葛水”。《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葛溪 “在弋阳县西二里。亦名西溪。源出灵山,西南流八十里,绕县北,又南流入弋阳江”。

②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宋 《咸淳临安志》 卷36新城县: “葛溪在县 (治今新登镇) 西七里折桂乡,葛仙翁于此炼丹。” 故名。《方舆纪要》 卷90新城县:葛溪在 “县 (治今新登镇) 西七里。其源有三: 一出县西六十五里之渔洲山,曰西溪; 一出县西七十里之回源池,曰釜源溪; 一出县西六十里之灵隐洞,曰盘石溪。至南新城而三水合流,谓之三溪口,至县西三十五里之里仁桥,合分水县之余源水,又东经县南合松溪,至县东南十里,为渌渚。又南二十里至岘口,入于江 (富春江)”。


猜你喜欢

  • 小江墟

    ①即今广东阳山县西北四十五里湟水上游小江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阳山县图:县西北有小江墟。②即今广西浦北县治小江镇。旧属合浦县,清同治《广东图说》卷61:合浦县东北有小江墟。1952年设浦北县治此。

  • 高唐镇

    亦名高唐市、高唐店。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明置巡司于此。(1)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金溪两岸。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人口2430。曾名环洲、环溪,因河道落差大改

  • 惟扬

    即维扬。又作维阳。今江苏扬州市或扬州府的别称。取 《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中之二字为名。唐岑参 《万里桥》 诗: “成都与维阳,相去万里地。” 宋费兖 《梁溪漫志》: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

  • 安远府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宁州(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伊曼附近)。辖境约当今俄罗斯境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伊曼河、阿库里河流域。辽废。渤海国置,治今俄罗斯境兴凯湖东北伊曼附近。辽废。

  • 定陶国

    西汉甘露二年 (前52) 改济阴郡置,治所在定陶县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黄龙元年 (前49)复为济阴郡。河平四年 (前25) 复置定陶国,建平二年 (前5

  • 九有

    即九州。《诗经·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又作九囿。《诗经·商颂·玄鸟》:“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文选》卷二十晋应吉甫《晋武帝华林园集诗》:“六府孔修,九有斯

  • 贺家川

    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1933年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神府县所在地在此。

  • 广通坝

    一名东坝。即今江苏高淳县东坝镇。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筑,称广通坝。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其东十里增筑下坝,故广通坝又名上坝。

  • 黄莽山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续资治通鉴》: 北宋庆历六年 (1046),瑶民 “遁入郴州黄莽山,由赵峒转入英、韶州界,依山自保,时出抄掠”。古山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桂阳蛮遁入郴

  • 三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之地,通称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简称三卫。其牧地在今内蒙古东北部洮儿河、绰儿河下游和黑龙江西部嫩江下游一带。宣德、正统间逐渐南徙,其后遂定牧于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