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水
又名鞠水、菊潭。即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源出河南西峡县东铁佛寺北,南流至内乡县赵店东入湍河。《续汉书 · 郡国志》 南阳郡郦侯国注引 《荆州记》 曰: “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 《水经·湍水注》: 菊水 “源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盖溪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隋置菊潭县即以此水为名。
又名鞠水、菊潭。即今河南内乡县西北丹水河。源出河南西峡县东铁佛寺北,南流至内乡县赵店东入湍河。《续汉书 · 郡国志》 南阳郡郦侯国注引 《荆州记》 曰: “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又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仰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 《水经·湍水注》: 菊水 “源出西北石涧山芳菊溪,亦言出析谷,盖溪涧之异名也。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隋置菊潭县即以此水为名。
元元贞元年 (1295) 升婺源县置,治所即今江西婺源县。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婺源县置,治今江西省婺源县。属徽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降为县。
明代西藏地区名。《明史·西域三·护教王》 载: 护教王为馆觉僧。永乐五年 (1407) 受封,赐金印、诰命,准世袭。为明代乌思藏五王之一。其辖地在今西藏昌都东部各县,治所在贡觉县境。即今西藏自治区贡觉
即今安徽潜山县南二十五里王河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图》:潜山县南有王家河。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耿冻路。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东北。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1347年)置,治今云南省景洪市西北景东。属车里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唐武德元年 (618) 析阆中县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七年 (627)省入阆中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为阆州治。七年废。
①一名新洛城。即今河南新乡市。《晋书·慕容载记》: 慕容臧救金墉, 为王猛部将所败,“臧遂城新乐而还”。《水经·清水注》: “清水又东,周新乐城。城在获嘉县故城东北,即汲之新中乡也。”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水经·湘水注》:“湘水左合誓口,又北得石椁口,并湘浦也。”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北。六年 (623) 废入严道县。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东晋义熙十四年(417),勃勃以子璝“率骑二万南伐长安,……义真遣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不利而退,屯刘回堡”。即此。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南。东晋义熙十三年(
战国燕地,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水经· 滱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曰: “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即此。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 列于惠王二十年 (前350)。古邑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