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莒县

莒县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为莒州治。元属益都路。明洪武初省入莒州。清属沂州府。1913年改为莒县,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改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东晋侨置,属南东莞侨郡。治所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南二十里。南齐后废。


在山东省东南部、沭河上游。属日照市。面积 1952.4 平方千米。人口110万。辖1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阳镇。春秋为莒国都。秦置莒县,为琅邪郡治。《元和郡县志》:莒县“县治在莒国故城中”,莒县因莒国为名。西汉为城阳国都。东汉属琅邪国。西晋为城阳郡治。太康十年(289年)改属东莞郡。元康后为东莞郡治。北齐东莞郡并入东安郡。隋属琅邪郡。唐、宋属密州。金为莒州治。明初省莒县入莒州,属青州府。1913年复改莒县,属岱南道。1925年属琅邪道,1928年直属省。1946年属滨海行署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同年莒沂县撤销,部分地划归莒县。1967年属临沂地区。1992年属日照市。地处沂蒙山区东缘和五莲山低山丘陵区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稻、甘薯;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棉花、黄烟、药材等。土特产品有苹果、草柳制品、屏风、地毯、花生米等。矿产有煤、蛭石、石膏、重晶石、石灰石、水晶、石英、金、银、铜、铁等矿。有机械、建材、轻工、纺织、化工、食品、电子、发电、橡胶、服装等厂。主要公路有潍徐、石兖、莒新干线。纪念地有蟠龙山烈士陵园。名胜古迹有浮来山、玉皇山、马亓山、莒县故城、齐家庄汉墓群、东莞齐长城、陵阳河古遗址、刘勰故居等。


猜你喜欢

  • 榆科镇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南榆科乡。清 《畿辅舆地全图》 深州: 榆科镇在 “州东二十五里”。在河北省深州市中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榆科,人口1470。汉代建村,古时此处地势低洼,且多

  • 集集线

    即台湾铁路集集线。从云林县东北二水,经集集至外车埕。长29.7公里。1919年动工修建,1921年建成。

  • 坶野

    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水经·清水注》: 仓水 “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姆野矣”。又引 《竹书纪年》 曰: “周武王率西夷诸

  • 姑孰城

    古城名。三国吴黄武间 (222—229) 筑,即今安徽当涂县治。城濒姑孰溪,西临江口,为沿江要津,建康 (今南京市) 西南门户。《晋书· 王敦传》: 太宁元年 (323),“敦移镇姑孰,帝使侍中阮孚赍

  • 婆娑府路

    即娑速府路。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元史·地理志》 辽阳行省: 元初“以广宁府、婆娑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 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

  • 灵道县

    ①即灵关道。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水经·沫水》:“东南过旄牛县北,又东至越嶲灵道县。”郦注:“灵道县一名灵关道,汉制夷狄曰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②西魏改仇池县置,属顺政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

  • 蚕陵县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汶川郡。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较场乡南迭溪。《寰宇记》 卷78卫山县: “县西有蚕陵山”,遂以为名。地节三年 (前67) 属蜀郡。东汉改为八陵县。《后汉书·桓

  • 利仁镇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六十里大吉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徙东阿县治此。金为利仁镇。古镇名。即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北旧县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东阿县从南谷(穀)镇徙治于此。

  • 东昌侯国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二十八里。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径东昌县故城北,经所谓昌亭也,……俗名之曰东相,盖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矣。西有昌城,故目是城为东昌。”西汉本始四

  • 祐川县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盖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②唐先天元年 (712) 改基城县置,属岷州。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元和志》卷39岷州祐川县: “取县西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