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宜兴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1912年废入宜兴县。
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宜兴县南部置,与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同城而治。属常州府。以南临荆溪得名。1912年并入宜兴县。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宜兴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1912年废入宜兴县。
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宜兴县南部置,与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同城而治。属常州府。以南临荆溪得名。1912年并入宜兴县。
又作刀毕河。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乌苏里江上源之一乌达比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伊津河” 条下: “瑚叶河,在 (宁古塔) 城东九百十里。源出城东南一千里无名山,东北流入乌苏哩江。诸水皆在乌苏哩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扎萨克图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东部比格尔附近。
明初改平江路置,直属南京。治所在吴县、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常熟、昆山、吴江、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明宣德后为应天巡抚治所。清为江苏省治。1912年废。明初改平江路置,治吴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载: 在悉立地区,首领为章首领,名叫诺那。《新唐书· 西域传》: “悉立当吐蕃西南。”又《章求拔传》: 章求拔 “居悉立西南四山中,后徙山西,与东天竺接”。悉立为西藏最
在今河北阜城县东码头镇。《方舆纪要》卷13东光县: 马头镇在“县西三里。下临卫河,……商旅凑集于此”。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三十里。明初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废。
即今山西武乡县治。1947年武乡县徙治于此。
在今湖南衡阳、衡山二县交界处。为衡山主峰。《山海经· 中山经》 郭璞注,谓衡山 “南岳也,俗谓之岣嵝山”。故衡山亦兼岣嵝山之名。《方舆胜览》 卷24衡州: 岣嵝峰 “在衡阳北。《湘水记》:衡山南有一山
元至治中 (1321—1323) 置,属漳州路。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后至元三年 (1337)移治今平和县 (小溪镇)。至正十六年 (1356) 改名南靖县,并徙治双溪之北,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
即小招寺。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清《西藏图考》卷5:“巴汉招庙即小招。”蒙古语“巴汉”意为小,“招”意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