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洪
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畔。《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帝 (指周世宗) 驰至荆山洪”。胡三省注: “即梁武帝筑堰之地。”
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淮河岸边。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曾策马至此。
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畔。《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四年 (957),“帝 (指周世宗) 驰至荆山洪”。胡三省注: “即梁武帝筑堰之地。”
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淮河岸边。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曾策马至此。
唐天授三年(692)置,属洛州。治神都从善坊(今河南洛阳市)。长安二年(702)废。古县名。武周天授三年(692年)析洛阳、永昌二县置,治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西。属洛州。长安二年(702年)废。
金置,属行唐县。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秦台乡。
亦名丸都山城。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五里山城子。公元209年至427年为高句丽都城。《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始中伐高句丽,“(句丽王)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丽所都”。《晋书·慕容皝载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 东莞县 “有黄岭山”。《清一统志·广州府》:黄岭山 “在东莞县南。唐十道志,岭南名山之一。《县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县治朝山也。峰峦秀拔,状如卓笔,迤逦而西
战国晋邑,即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史记·赵世家》: 成侯十六年 (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即此。西汉置端氏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长江滨。《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 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
亦作陇邦。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归顺州图:西南有龙邦墟,南有龙邦隘。有把总、外委戍守。
唐末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
北宋置,为羁縻州,属黔州。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后讹为和宏州。元改为镇宁州。北宋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属成都府路。辖境约相当今格凸河以西,打帮河以东一带。南宋因之
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孤山川。《清一统志·榆林府一》:九股水“一名孤山水。源出草地,九源并导。今为一流,东南流入边墙,经镇羌堡东、孤山堡西,又东南流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