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荡洋山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茫荡洋山。《方舆纪要》 卷98上杭县: 茫荡洋山在 “县南百里。磅礴数百里,当上杭、永定两县之界。峰峦崭绝,人迹罕至。西南通程乡,东通漳州,奸民常据为窟穴,急则逃入于广”。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茫荡洋山。《方舆纪要》 卷98上杭县: 茫荡洋山在 “县南百里。磅礴数百里,当上杭、永定两县之界。峰峦崭绝,人迹罕至。西南通程乡,东通漳州,奸民常据为窟穴,急则逃入于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平阳郡。治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二里古城镇。北周改太平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于太平故关城置,治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北古城镇。属平阳郡。北周改为太平县
①即今河北沧州市北十五里西花园乡。清乾隆《沧州志》疆域图:北有花园。②在今江西进贤县东。明置巡司于此。清废。在今江西省进贤县东。明于此置巡检司。
又名青牛观。在今河南洛阳市北五里上清宫南邙山坡下。清乾隆二年(1737)邑人马一鸿、李永吉修。为一座青砖庙院。
或称郙阁道。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东汉灵帝建宁三年 (170) 太守李翕建,时人勒铭颂之。赵明诚 《金石录》 有 “汉武都太守李翕碑”。《清一统志 ·汉中府二》 引 《县志》,谓阁 “临江崖,高数十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改軑县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北周废。古县名。南朝宋改轪县置,治今湖北省浠水县西南长江边。属西阳郡。北周时废。
一名荆子关。即今河南淅川县西北八十八里荆紫关镇。清王定安 《求阙斋弟子记》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七月,上谕: “张、牛等股有向淅川、内乡之意,而荆紫关、潼关为入陕通衢。”又称荆子关、荆子
元大德四年 (1300) 以维摩部置,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六十里阿猛镇。辖境包有今云南丘北县地。彝语 “维” 为沟,“摩” 为水井,意即小河旁水井边的地方。明代属广西府,治所在今砚山县西北
西晋改下落县置,属广宁郡。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北魏改为广宁县。古县名。三国魏以下落县改名,治今河北省涿鹿县。西晋太康中为广宁郡治。北魏改广宁县。
即今福建建阳市南二十五里徐震溪。《方舆纪要》 卷97建阳县: 徐墩溪 “源出顺昌县接界之五峰山,流至此,可通舟楫。亦流合交溪”。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北额尔古纳河南岸永安山村。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室韦县:永安山在“县北四百六十里,一峰中出,群山环抱,其北为永安喀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