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茂林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冠盖乡辖四都有茂林都。民国升为县属镇。1941年初,国民党军在此伏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制造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集镇名。在云南省永善县南部。茂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7060。原名新店子。20世纪50年代因四周森林茂密,改今名。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燕麦。盛产兰花子。森林资源丰富。有食品加工、水电站及炼铁等企业。为县食油主产地及原木集散地。昭永公路经此。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茂林镇。清嘉庆 《泾县志》 卷2: 冠盖乡辖四都有茂林都。民国升为县属镇。1941年初,国民党军在此伏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制造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集镇名。在云南省永善县南部。茂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7060。原名新店子。20世纪50年代因四周森林茂密,改今名。主产玉米、马铃薯、荞麦、燕麦。盛产兰花子。森林资源丰富。有食品加工、水电站及炼铁等企业。为县食油主产地及原木集散地。昭永公路经此。
南齐置,属临漳郡。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境。梁、陈时废。
①唐至德二载(757),以蜀郡为成都府,建南京;凤翔郡(治今陕西凤翔县)为府,建西京;改西京京兆府(治今西安市西北)为中京,与北京太原府、东京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合称五京。上元元年(760)成都府
①东晋隆安二年 (398) 以秦州流民置,为晋熙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绵竹县。南齐属南新巴郡。梁复为晋熙郡治。北周废入阳泉县。隋初复置,属益州。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孝水县。②隋开皇三年 (583)
①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治所在蒲子城(今山西隰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汾阳、孝义、灵石、蒲县、乡宁、岚县、五寨等县以西地。孝昌时移治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北齐改南朔州。唐武德三年(620)又改浩州
全称应为广宁前屯卫中前千户所城。明《辽东志》卷2:中前所城“周围二里二百六十九步,高三丈,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四里三百步,南门一座,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清一统志·锦州府二》:中前所城“在宁远州西
①北周明帝二年 (558) 置,治所在广业郡同谷县 (今甘肃成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成、康二县地。隋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端溪县 (今广东德庆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德庆、郁南、云浮
在今广东南雄县西北。《舆地纪胜》卷93南雄州:杨历岩“在州西北隅,距城二十里,山巅方广百余丈,奇峰怪石,环绕前后,飞泉泻空。有龙祠,祈祷辄应”。《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杨历岩在“府西北二十里
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南朝宋废。
即今广西岑溪县之义昌江。《清一统志·梧州府》: 泷底江 “在岑溪县南。源出县东南凤凰、黄陵二山及西宁县排埠,西流名竹子河。又西合大峒水、乌峡水绕城南,经皇华山麓,为皇华江。至县西北石泷山,水行石隙中,
即今甘肃金塔县境之讨来河下游。清梁份《秦边纪略》卷4:讨来河“至岔口、镇夷界,合张掖河水,谓之天仓河。东北流向合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