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池
一名苦池滩。即今山西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苦池水库。《寰宇记》 卷46安邑县: “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 《方舆纪要》 卷41安邑县: 苦池 “姚暹渠自夏县合众渠之水,汇流于此,亦名苦池滩。又西入解州境”。
一名苦池滩。即今山西运城市东北二十五里苦池水库。《寰宇记》 卷46安邑县: “苦池在县东北一十八里,其水咸苦,牛羊不食,因以名之。亦名红花池。” 《方舆纪要》 卷41安邑县: 苦池 “姚暹渠自夏县合众渠之水,汇流于此,亦名苦池滩。又西入解州境”。
又名石门。在今浙江桐乡市西二十里石门镇。春秋时,吴拒越,垒石为门,谓之石夷门。《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石门镇。相传
在今辽宁瓦房店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 刺榆山 “在复州 (治今复州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
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三十二里件只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广宗县:东北有件只镇。
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寰宇记》 卷121费州: “因州界费水以立郡名。” 唐贞观十一年 (637) 移涪川县于此,为费州治。天宝初改为涪川郡,乾元初复为费州。辖境相当今贵
即古延乡水。今河北洋河上源之一。《清一统志·宣化府二》:西洋河“在怀安县西北。自山西天镇县平远堡流入,经西阳河堡南五里,又东至柴沟堡西北入东洋河”。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七里伏波村。墓前有清刻“汉伏波将军墓”碑一通。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晋、豫边境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千米。为古老褶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北段高峰小五台山(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受河流切割多横谷(
在今江苏盐城市至阜宁县间串场河东岸,为捍海堰的一段。《新唐书·地理志》 山阳县: “有常丰堰,大历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 今为范公堤北段。
在今四川雅江县东八角楼乡之东。为川藏交通驿站之一。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高日寺循海子而南,三十里穿大森林。下山十五里至卧龙石。有旅店,有塘铺。”
亦称大碛、流沙。在今蒙古国南部,以及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和锡林郭勒盟北部地区的戈壁大沙漠。《后汉书·窦宪传》引班固《燕然山铭》曰:“遂凌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汉书·霍去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