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苍溪县

苍溪县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

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武德初属隆州,先天初属阆州,天宝初属阆中郡,乾元初又属阆州。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阆中县,十三年(1380)复置,仍属保宁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③又名文昌县。1933年7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文昌宫(今苍溪县东北文昌镇)。1935年4月废。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广元市。面积 2346.5 平方千米。人口76.1万。辖24镇、32乡。县人民政府驻陵江镇。汉为阆中县地。西晋太康中分置苍溪县。东晋废。南朝宋置汉昌县,属北巴西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苍溪县,因县界苍溪谷为名(见《太平寰宇记》),属隆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属巴西郡。唐属阆州。元属保宁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阆中县;十三年复置,仍属保宁府。清因之。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建苍溪县苏维埃。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广元专区。1953年改属南充专区,1986年划归广元市。地处盆北低山区。北部较高,由北向南倾斜,嘉陵江自西入境,斜贯西南部出境;东河自东北入境,蜿蜒于县东部及中部,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等。所产川芎、沙参等著名。为全国油桐生产基地之一。为省蜡虫及猕猴桃生产基地县。特产“苍溪雪梨”。有天然气、石油、沙金等矿。工业有麻纺、罐头、缫丝、食品等。南广公路经此。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名胜古迹有临江寺、白塔、大获城遗址、贾家洞。纪念地有红军渡、元坝场《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文昌宫苍溪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猜你喜欢

  • 平舆县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西汉为汝南郡治。三国魏属汝南郡。北魏皇兴中徙治今平舆县西南。北齐废。隋大业三年(607)复置,属汝南郡。唐贞观元年(627)废。天授二年(691)复置, 属

  • 垂惠聚

    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续汉书·郡国志》: 汝南郡山桑侯国 “有垂惠聚”。《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四年 (28) 七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围刘纡于垂惠”。唐李贤等注: “垂惠,聚名,

  • 复 (復) 阳县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南。东汉省。《水经·淇水注》: “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 曰: 乐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

  • 丰利县

    ①西魏置,为丰利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隋属西城郡。唐属均州。北宋乾德六年(968)废。②隋大业七年(611)置,属河间郡。治所即今河北文安县。唐贞观二年(628)省入文安县。③金明昌四年(119

  • 剥淰隘

    在今广西那坡县南一百八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在小镇安西南。相近有剥淰隘”。即今云南省富宁县东北剥隘。清时设兵防守于此。

  • 竹瓦店市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北四十里竹瓦镇。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三月,捻军“抵竹瓦店”。

  • 保静县

    唐至德元年 (756) 改安静县置,属灵州。治所在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后废为镇。古县名。唐至德元载(756年)以安静县改名,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附近。属灵州。元废。

  • 白龙王庙

    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白龙王庙,“明正德中贼杨虎由亳州犯颍,至此渡小黄河,官兵扼而歼之”。

  • 石门站

    ①元置,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②元置,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一百二十里白沙镇。明万历九年(1581)改为白沙水驿。

  • 宁远水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