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芦洲

芦洲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芦洲“在县东十三里。东晋初,祖逖军于芦洲,或以为即此处。误也”。

②在今安徽亳州市东涡水北岸。《方舆纪要》卷21亳州:芦洲“其地旧多芦苇, 因名”。《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州志》:晋太兴中,祖逖进军北伐,屯芦洲。即此。”

③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其地原系淡水河中沙洲,芦苇丛生,故名芦洲。又名和尚洲或河上洲。相传因地原属关渡灵山宫和尚所有而名。汉人来此开发始于清雍正十年(1732),现为台北市近郊最大蔬菜产地。

④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在县东南七十里。其相接者为洲”。

⑤一名��州。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二十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城南对芦洲。旧吴时筑客舍于洲上,方便惟所止焉。亦谓之罗洲矣。”《梁书·徐文盛传》:大宝二年(551),“击任约于贝矶,约大败,退保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又与相持”。


(1)洲名。又称逻洲、罗洲、伍洲。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南长江中。南朝梁大宝二年(551年)徐文盛讨侯景,进军至此。(2)村名。在江苏省兴化市中部,梓辛河、九里港、大横子和盐港交汇处。南靠癞子荡,北靠得胜湖。属垛田镇。人口 7000。始建于明,原为湖荡中高地,盛长芦柴,故名。产稻、小麦、油菜籽等。垛戴公路经此。有水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陡松岭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陡松岭 “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为猫儿岭”。

  •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在今四川通江县城北隅文庙。通江文庙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为四合院型,在川北大巴山腹地是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1932年底至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总指挥部驻此。198

  • 献河

    亦名陷河。在今山东庆云县南。《方舆纪要》卷13庆云县: 献河 “或谓之陷河。县西北境之水,多汇于此。经海丰县 (今无棣县),引流东注于海。

  • 胡麻岭

    在今甘肃定西县西。《方舆纪要》 卷59安定县 “双峪岭” 条: “又南四十里为胡麻岭,相传张骞自西域还,种胡麻于此而名。”

  • 泰川县

    唐贞观初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年 (633) 属龚州。十二年 (638) 废入平南县。古县名。唐贞观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属燕州。七年(633年)改属龚州。十二年废。

  • 台城县

    北魏置,为凉州东泾郡治。当在甘肃武威地区。后废。

  • 桐山镇

    清置,属福鼎县。即今福建福鼎县治桐山镇。以镇内有铜山,因名。

  • 马滩河

    即今四川铜梁县南之淮远河。《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马滩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大足县界,东流经合滩,有楼滩河来会焉,经县南而东注于涪江”。

  • 必力工瓦寺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止贡支派的主寺,1179年建。元代曾置迷儿军(即止贡别译)万户府,明代沿元制亦置必力公瓦万户,并于永乐十一年(1413)晋封为必力工瓦阐教王,准世袭。其地在今西藏墨竹工卡

  • 三碉城

    唐建,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三交乡。《新唐书·地理志》:黎州有三碉城。《明一统志》卷73黎州安抚司:三交城“在飞越山下。唐时所筑。旧名三碉,后讹为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