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子关
亦曰芦关。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唐杜甫《塞芦子》诗:“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方舆纪要》卷57引蔡梦弼云:“去延州百八十里有土门山,两崖峙立如门,形若葫芦,故谓之芦子。”
即“芦关”。
亦曰芦关。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唐杜甫《塞芦子》诗:“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方舆纪要》卷57引蔡梦弼云:“去延州百八十里有土门山,两崖峙立如门,形若葫芦,故谓之芦子。”
即“芦关”。
北周改青城郡置 (一说北周置),属眉州。治所在青神县 (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北周置,治青神县(今四川青神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青神县一带。
春秋西戎国之一。在今宁夏盐池县一带。《史记·匈奴传》: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
即今湖南东安县治。《清一统志·永州府二》:白牙市“舟车辐辏,为县巨镇”。1947年东安县由紫溪市迁此。
即碣石宫。战国燕筑,在今北京城西南。唐陈子昂 《燕昭王》 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一名丹山。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北纪山。《史记·封禅书》:公王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巨、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禅凡山……”。《集解》徐广曰:“一作‘丸’。”
一作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县。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称: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1960年与
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白市驿镇。《方舆纪要》卷69重庆府巴县:白市铺马驿“在府西七十里”。《明史·胡平表传》:崇祯元年(1628),总督张鹤鸣言:平表与奢崇明叛军“连战白市驿”即此。清雍正七年(1729)
北宋置,属安岳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
又名朝台。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初学记》 卷24: 朝汉,“沈怀远 《南越志》,熙安县东南有固冈,高数十丈,冈西南为羊肠道。说者云,尉佗登此望汉而朝宗,故曰朝汉台”。
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和众河堡 “嘉靖四十一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二里。西藩威远,东蔽左卫,为往来接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