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芙蓉山

芙蓉山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隋书·地理志》:永嘉郡永嘉县“有芙蓉山”。《寰宇记》卷99温州乐清县:芙蓉山“西南上三峰有四耸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红赤相映,因以为名”。

②在今浙江临海市东。本为海岛,后淤为平陆。《寰宇记》卷98临海县:芙蓉山,“《临海记》云:州东北七十里海中有芙蓉山,智者禅师传云;出海口望芙蓉山,竦若红莲之始开。唐天宝六载改为秀丽山”。

③在今福建福州市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寿山”条:“其并崎者曰芙蓉山,秀丽若芙蓉。别麓有洞,曰灵洞,岩甚深邃,亦曰芙蓉洞。”《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曰:“洞内有五代僧义存所辟开山堂,石床、石鼓、石盆犹存。”

④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膺岛。明郑和下西洋经此。

⑤在今江西万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芙蓉山在“县西五里,隔江。山形秀丽,超出众山”。

⑥即今江西临川市最南端芙蓉山。海拔1757米。《寰宇记》卷110临川县:芙蓉山“在县西南八十里,跨乐安境。秀丽如芙蓉。上有葛仙祠”。

⑦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北,接崇仁县界。《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芙蓉山“在崇仁县南一百里。秀丽如菡萏出水状。顶有葛仙翁祠,旁有龙潭”。《清一统志·抚州府一》:芙蓉山“在崇仁县西南八十里。山形秀丽,高一千五百丈,周三十里。西去乐安县三十里。有书堂。十二洞水,皆流入宝唐水”。

⑧在今山东苍山县南六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芙蓉山“在兰山县南,下有芙蓉湖。东泇水入焉”。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香粳钟亩,古称琅邪之稻,即此”。

⑨旧名青羊山。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部。建有芙蓉林场。明《寰宇通志》卷55长沙府:芙蓉山“与大沩山相接。奇峰叠耸,状若芙蓉”。

⑩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南二里。《方舆胜览》卷61桂阳军:芙蓉山“下有泉曰蒙泉”。《方舆纪要》卷80桂阳州“石门山”条下:“《志》云,州西南有芙蓉山,峰峦奇峭,下有源泉。”

(11)亦名芙蓉冈。在今广东韶关市西五里。《舆地纪胜》卷90韶州:芙蓉山“在州西五里。其山先有芙蓉株,故名。许浑有芙蓉山寺诗”。《方舆纪要》卷102曲江县:芙蓉山“山形簇起,状若芙蓉。山半有石室,顶有玉泉井”。《清一统志·韶州府》 引《始兴记》:“郡西南有芙蓉冈,高若玉山,邻枕郊郭,可四十余里。”又引《荆州记》:“芙蓉冈半有石室伏穴,自西山潜通江东岸。汉末,道士康容得仙于此。”

(12)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68营山县:芙蓉山“峰峦丛秀,若芙蓉”。

(13)在今四川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0珙县:芙蓉山在“县北三十里。有九十九峰,环错耸秀,状若芙蓉。又南有二峰突起,曰小芙蓉”。


猜你喜欢

  • 科则

    在今四川甘孜县境。清雍正七年 (1729) 置科则土百户。

  • 新嘉驿

    明置,即今山东兖州市西北三十二里新驿镇。一名宾阳城。《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称: 新嘉驿 “有驿丞,今裁”。

  • 理定县

    ①北周置,为深泉郡治。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隋开皇初省入封德县。②唐至德二年 (757) 改兴安县置,属始安郡。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南土城,乾元初属桂州。南宋绍兴间属静江府,迁治上清驿 (今永福县西北

  • 符关道

    汉代四川盆地通往贵州的道路之一。自今四川合江县,溯赤水河而上入贵州,经赤水、遵义、贵阳、安顺至关岭。《史记· 西南夷列传》:建元六年 (前135),以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 (符

  • 逢陵县

    南朝宋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之东南。北齐省。元于钦 《齐乘》 卷4: “逢伯陵,商之诸侯,封于齐,薄姑氏代之,后太公又代之。逢蒙、逢丑父皆其后。或曰: 此即丑父之邑也。”古县名。南

  • 崇圣寺

    即今三塔寺。在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西北郊。《明一统志》 卷86大理府: 崇圣寺“在点苍山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中有三塔,制极精巧,今名三塔寺”。三塔今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胶东河

    又名胶莱河、胶莱新河。即今山东半岛西部之胶莱运河。《元史·世祖纪八》: “用姚演言,开胶东河。” 即此。

  • 威楚开南等路宣抚司

    元至元年间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威楚 (今云南楚雄市)。领威楚、武安二路。辖境北抵金沙江,南达澜沧江,约当今云南北自武定、南达景谷的狭长地带。明初废。

  • 正州隘

    亦名哨楼山。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正州场)。清同治《高县志》卷11:正州隘“在县南一百九十里定边乡。上通沐柔三十里,下至筠连平安堡五十里。明设卫控扼, 国朝裁置塘”。光绪《叙州府志》卷13:同治元

  • 万岁殿

    即福宁殿。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宫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开宝九年(972)十月,“癸丑,上(太祖赵匡胤)崩于万岁殿”。此即《湘山野录》所谓宋太宗光义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烛影斧声”这一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