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朗卜切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0载:“西番 (藏)语: 朗沁谓象,喀巴布,水口也。雪山涧水下流,如出象口,故名。”
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07昭平县:韦洞营“万历七年, 筑城置戍”。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北。《清一统志·武昌府二》:白泉陂“宋张詠为县令,偃大木为堰,凿石为渠,引水入圳,灌近郭田。明万历中, 易以石”。
在今青海大柴达镇南。民国汪公亮《西北地理》第五节:青海柴达木戈壁区有巴哈柴达木。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河州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河州卫。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为古黄河渡。《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十一月,大破卫辰子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戊子,自五原金津南渡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南古黄河上。《魏书·太祖纪》: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南三卡乡红星村。后废。
即今浙江舟山群岛东部海中浪岗山列岛。《清一统志·宁波府》: 浪港山 “在慈县西北七十里。观海卫城负焉。山南有矿穴,明嘉靖间立厂开取岩石,压死者无算,御史王绅奏止之”。今属岱山县。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1928年6月, 中国工农红军在此与国民党军发生激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称为“龙源口战斗”。村名。在江西省永新县城西南部、七溪岭北麓。属龙源口镇。人口100。清光绪年间建村,
金置,属谷熟县。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南三十六里济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