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带山
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八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腰带山 “上有石崖绕山之畔,如束带然。中有灵泉寺遗址”。
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八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腰带山 “上有石崖绕山之畔,如束带然。中有灵泉寺遗址”。
即今西洱河。在云南大理市区。唐代称洱海出口为龙尾江,见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注记。又称洱水, 见唐樊绰《蛮书》卷5。
即闾川县。在今陕西旬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旧唐书·地理志》 作“驴川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旬阳县西。属金州。贞观二年(628年)废。
①即今广东高要市东南白土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要县有白土墟。②即今广西河池市东南白土乡。清乾隆六年(1741)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庆远府》:白土巡司“在宜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居七十二峒之
亦作阿尔古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大金川安抚司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川县地。四十四年(1779)废入美诺厅。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大金川安抚司置,治今四川省
①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普觉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四十八旗(溪)屯军“在司东南(按,应为西南)。为湖广军民杂处之地,嘉靖中议筑堡于此,恃为险囤。不果”。《清一统志·松桃厅》 作
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五十里三魁镇。《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三魁镇“在县南三魁山。洪武初置洋望巡司,属平阳县。二十四年改置三魁巡司,景泰三年改今属”。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2万。
一名乐陵。在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蛮传》: 延兴中大阳蛮酋桓诞内属,拜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治于朗陵”。即此。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池州路为九华府,寻为池州府。明初直隶南京。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东至、青阳、石台、铜陵等市县地。清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1912年
在今江苏苏州市南。《越绝书 ·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大姚。《越绝书·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王摇居之。”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走马岭寨”条下:田村寨“与栲栳岛等寨俱筑城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