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城县
南朝梁置,属颍州西恒农、陈南二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北魏以后废。
古县名。南朝梁武帝时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属西恒农郡。北魏以后废。
南朝梁置,属颍州西恒农、陈南二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北魏以后废。
古县名。南朝梁武帝时置,治今安徽省阜阳市西北。属西恒农郡。北魏以后废。
明洪武元年(1368)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阳江县(今广东阳江市内东鼍山上)。清改为阳江镇。
①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治城羌族乡南二里。《清一统志·龙安府》:甘泉“有泉甘冽,岩石上刻‘甘泉古迹’四字”。县旧名石泉以此。②在今陕西甘泉县西南,东入洛河。县以此名。《寰宇记》卷36甘泉县:“甘泉在县南岩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①西晋太康二年 (281) 改毗陵典农校尉置,属扬州。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丹徒镇)。后徙治毗陵县 (今江苏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江阴、武进、丹阳等市县地。永嘉五年 (3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北海中。《明史·河渠四》: “自福山之罘岛至登州城北新海口沙门等岛,西历桑岛、 㟂屺岛。” 即此。 《清一统志·登州府》:桑岛 “其中多山桑,有石田可耕”。
即三户山。在今山东平度市西南七十里三合山。《方舆纪要》卷36作三固山。
①在今福建光泽县南。《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光泽县:云岩山在“县南一里。苍翠秀拔,高入云表。上有湖,天欲雨,则涌沸如雷”。②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北左州东镇。《方舆纪要》卷110左州:云岩山在“州东三里。岩
即封陵。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
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地置,治所即今安徽肥东县 (店埠镇)。在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属合肥市。面积 2168 平方千米。人口110.2万。辖14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店埠镇。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
西汉置,属临淮郡。《水经·淮水注》 引应劭曰: “浦,岸也。盖临淮濆,故受此名。” 治所在今江苏涟水县西。东汉改属下邳国。晋属广陵郡。南朝宋属临淮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西古游水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