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江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贝江。为融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背江在 “县西北十里。《志》 云: 背江之水历石门山,流经罗城县界入柳江,盖即融江支流也”。《清一统志·柳州府》:背江“其源有三: 右为思杲江,左为通道江,中为都狼江,合流至揽口东入融江。以江在县城背,故名”。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贝江。为融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 背江在 “县西北十里。《志》 云: 背江之水历石门山,流经罗城县界入柳江,盖即融江支流也”。《清一统志·柳州府》:背江“其源有三: 右为思杲江,左为通道江,中为都狼江,合流至揽口东入融江。以江在县城背,故名”。
①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之朝阳山乡。《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官商路 “西由朝阳山达伊通”。②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朝阳山 “在 (木兰) 县北百里黑山正于西行再起之主峰
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明正德 《云南志》卷14陇川宣抚司: 有戛赖驿。
①战国魏都大梁城东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城内东北隅。因在夷山之上而得名。《史记·魏公子列传》:魏隐士侯嬴“为大梁夷门监”。太史公曰:“夷门者,城之东门也。”②开封的别称。因夷门为战国魏大梁城东门而得名。《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1南召县“矾山”条下:“又县西南二十里有天子望山,相传汉光武尝登此以望南阳。因名。”
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3沂州“艾山”条下:五坪山“五峰相连,其上平坦, 因名”。
在今广东东源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路河源县:东桃嶂“在县北百里。孤峰高耸”。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塘下沟河 “源出确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流经县北,又东北入于汝”。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包括海宁礁、海安礁、澄平礁、琼台礁、潭门礁、隐波暗沙、欢乐暗沙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南卢康尼亚滩。1947年改名南康暗沙。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佐隍山“高三百余仞,周三十余里。环绕县右,其并峙者曰宝盖山”。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境。北宋又作邛陈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