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冈司
即今广东蕉岭县北广福镇。明崇祯中置镇平县,迁石窟巡司于此。清顺治中废。乾隆元年(1736) 复置,改名罗冈巡司。
即今广东蕉岭县北广福镇。明崇祯中置镇平县,迁石窟巡司于此。清顺治中废。乾隆元年(1736) 复置,改名罗冈巡司。
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汇溪“在县西十五里。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之百汇洞,细流十里,合于雍村河”。
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筠连州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15: 筠连县 “四山皆竹,一色相连,因谓之筠连”。十年 (1377) 废入高县,十三年 (1380) 复
唐武德元年 (618) 改西华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华县。贞观元年 (627) 废。神龙元年 (705) 改武城县复置。景云元年 (710) 改为西华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以西华县改
扬州的别称。《尚书· 禹贡》: “淮海惟扬州。” “惟” 一作维。唐刘希夷 《江南曲》: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宋费衮 《梁溪漫志》 卷9: “古今称扬州为惟扬,盖掇取 《禹贡》 ‘淮海惟扬州
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街道江滨。《南齐书· 陈显达传》: 东昏侯永元元年 (499),“显达率众数千发寻阳,与胡松大战采石,大破之,京邑震恐”。《陈书·后主本纪》: 祯明三年 (589)正月乙丑朔,
又称青色哲勒图盟。清代蒙古诸盟之一。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舍棱因清军平定准噶尔,逃至伏尔加河投土尔扈特部渥巴锡。乾隆三十六年 (1771) 返回伊犁内附,安置在科布多,编为左右两旗,附新和硕特一旗,
即今山东阳信县西南四十二里洋湖乡。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1 《舆图志》: 阳信县西南有洋湖口。
在今江苏射阳县南。1941年苏北革命根据地置盐东县治此。
在今河南沈丘县西北。《三国志·魏书·王凌传》:嘉平三年(251),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即此。《水经·沙水注》:谷水“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三十五里姑塘。《清一统志·九江府二》:女儿港市“彭蠡北出之道,今大姑塘巡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