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敏河
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北努敏河。源出小兴安岭,西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条下:通肯河“又东有纳敏河、额叶赫河、呼拉库河,南入呼伦河”。
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北努敏河。源出小兴安岭,西南流入呼兰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呼伦河”条下:通肯河“又东有纳敏河、额叶赫河、呼拉库河,南入呼伦河”。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武垣县置,为瀛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唐复为瀛州治。北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为河间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古旧县名。隋开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多罗山“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又西一里有山羊岩,皆高胜”。
元置,属潜山县。故址即今安徽岳西县驻地天堂镇。《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天堂山“旧有天堂寨。多事时,往往为跳梁者所据”。明置巡司于此。(1)古称天山寨、衡山。在安徽省金寨县西南部,与湖北省罗田、英山二
即占婆补罗的省译。“补罗”是梵语“城”的意思。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北十一里板闸镇。明永乐十四年 (1416) 平江伯陈瑄建木闸于此。次年乃甃以石。乡人至今呼为板桥。清于此置板闸镇。有巡司驻守。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西濮州。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北。贞观十一年(637)属髳州。天宝后废。②唐调露元年 (679) 于废铜山监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九十里广福镇 (俗名铜山寺)
明初置巡检司,属丽水县。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七十四里柳城镇。景泰三年 (1452) 于此置宣平县。
又称西干线。从基隆至高雄。全长408.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
在今浙江象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青门港 “在县西 (应系 ‘东’ 之误) 爵溪所东南。有山回抱,可以避风”。
清顺治五年(1648)析思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属肇庆府。治开平屯(今广东开平市西北苍城镇)。以开平屯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0年移治今开平市西赤坎镇,1952年移治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