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山
①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红崖山“在司东北十里。山高耸,多赤石,为东面之胜”。
②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宋史·食货志》:庆历间,“始用知商州皮仲容仪,采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青铜,置阜民、朱阳二监铸钱”。《清一统志·商州》:西红崖“在洛南县东南五十里。又东红崖,在县东南九十里。崖石皆赤,旧产铜”。
古山名。又称丹崖山。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北宋仁宗时曾议采洛南红崖山铜铸钱,即此。
①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永宁宣抚司:红崖山“在司东北十里。山高耸,多赤石,为东面之胜”。
②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南。《宋史·食货志》:庆历间,“始用知商州皮仲容仪,采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冶青铜,置阜民、朱阳二监铸钱”。《清一统志·商州》:西红崖“在洛南县东南五十里。又东红崖,在县东南九十里。崖石皆赤,旧产铜”。
古山名。又称丹崖山。在今陕西省洛南县东南。北宋仁宗时曾议采洛南红崖山铜铸钱,即此。
唐武德三年(620)改冀城县置,又于县置伏州,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八年(625)州废,县属秦州。至德后没于吐蕃,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复置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雷州卫。治所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海滨康港圩。清康熙初裁,八年 (1669) 改设把总防守。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海康镇。属雷州卫。清雍正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泰和县: 阆川岭在 “县南八十里。两旁列峰十一,广袤三十余里”。
即今与美姑河汇合处起至四川宜宾市一段金沙江。两晋至清称马湖江。《华阳国志·蜀志》 僰道县:“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水经·若水注》:“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唐樊绰《蛮书》卷2:泸水“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西南呼兰河中流与通肯河之间。后废。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祝阿县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十七里。乾元二年 (759)移驻迁善村 (今山东禹城市)。宋属济南府。元属曹州。明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德临道。1
在今广东高要市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云从山“在府南三十里。高百丈,周五十余里,峰峦叠,秀出天表,新宅水经其下”。
北魏置,治所在左南乡县(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名秀山郡。
亦名罗山,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白马关乡东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9罗江县:“《志》云:大霍山在县西南十里,罗公远修真处也。上有罗真宫,宋何彦真有记。”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马峰山在“州东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