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宜县

红宜县

1937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红泉、宜川二县合置,治临镇(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取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2月改置固临县。


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由陕西省红泉、宜川两县析置。以两县首字为名。治今延安市临镇。1938年改名固临县。


猜你喜欢

  • 契苾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中戈壁省一带。《新唐书· 回鹘传·契苾》:“契苾亦曰契苾羽,在焉耆西北鹰娑川,多览葛之南。” 唐永徽四年 (653) 以其部为贺兰都督府。大和中,其种帐附于振

  • 丰利山

    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隋书·元谐传》:开皇元年(581),吐谷浑寇凉州,“谐率兵出鄯州,趣青海,邀其归路。吐谷浑引兵拒谐,相遇于丰利山”。即此。古山名。在今青海省青海湖东。《资治通鉴》:南朝陈太建十三

  • 大隆城

    元隆州治。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北。一说在今四川会理县北。《元史·地理志》 隆州:“本州(南诏)为边府睑。其后睑主杨大兰于睑北垲上立城,分派而居,名曰大隆城,即今州治也。”

  • 江湘市

    在今湖南祁东县附近。旧属祁阳县,明曾于此置巡司。

  • 靖海县

    金明昌四年 (1193) 改窝子口砦置,属清州。治所即今天津市静海县。元初废,寻复置。明洪武初年改为静海县。古县名。金明昌四年(1193年)以窝口砦置,治今天津市静海县,属清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

  • 隆城县

    西魏改仪隆县置,为隆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复为仪隆县。

  • 万顷原

    在今甘肃临夏市北二里。《方舆纪要》卷60河州:万顷原“四望宽平,居民稠密,其上又有重台原。《志》云:州东西百里,南北五十里。唐及五代俱名广大原,昔时番汉所驻牧地也”。

  • 吕合镇

    即今云南楚雄市西北四十里吕合镇。明置巡司于此。清为吕合驿。在云南省楚雄市北部。面积170.9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庙(村),人口840。相传南诏时吕纯阳来过此地,后建有吕祖阁,名为吕

  • 南崎湖

    即南湖。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四十里,东接郎溪县界。《明史·地理志》 建平县: “又有南崎湖,亦谓之南湖,与宣城县界,流入丹阳湖。” 《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南崎湖 “在宣城县东北四十里,其北为北崎湖,

  • 关城川水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大南河。《水经·渭水注》:“关城川水出南,安城谷水出北,两川参差注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