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村镇
北宋置,属沙河县。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盛产铁,北宋于此置铁冶司。
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綦村,人口2670。古为冶铁处。綦,青黑色,因名。一说因部分居民从綦阳迁此建村而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新城公社。1961年析置綦村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镇。北临沙河。产小麦、谷子、棉花、芝麻。铁、石灰石资源丰富。有河北省綦村铁矿、邢钢石灰石矿。有铁矿铁路专线。邢都公路经此。有古冶铁遗址多处。
北宋置,属沙河县。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盛产铁,北宋于此置铁冶司。
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面积123.8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綦村,人口2670。古为冶铁处。綦,青黑色,因名。一说因部分居民从綦阳迁此建村而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新城公社。1961年析置綦村公社,1983年复乡,1985年改镇。北临沙河。产小麦、谷子、棉花、芝麻。铁、石灰石资源丰富。有河北省綦村铁矿、邢钢石灰石矿。有铁矿铁路专线。邢都公路经此。有古冶铁遗址多处。
即今陕西镇巴县南九十里渔渡镇。《清一统志·汉中府二》: 渔渡坝巡司 “四面崇山,中开田坝,接四川通江县界。明隆庆中,移本府通判驻此。崇祯中改设守备”。清置巡司于此。即今陕西省镇巴县南渔渡镇。明隆庆年间
即今江西万安县南棉津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万安县南有棉津汛。
隋开皇中析隋兴县置,属卫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北。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治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属卫州。大业初废。
①北魏置,在今安徽太和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太和县:宋玉城,“玉,后魏将也。齐建元初,魏遣宋玉、刘旭攻寿阳,筑城于此以屯兵, 因名”。②在今湖南临澧县东二十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宋玉
即今陕西西安市南杜城。本秦杜县,西汉宣帝迁治东原,更名杜陵县,故以故址为下杜城。《汉书·宣帝纪》:曾孙“尤乐杜雩、鄠之间,率常在下杜”。《水经·渭水注》:“沈水又西北径下杜城,即杜伯国也。”
清藩属浩罕属城。即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马尔吉兰。乾隆《西域图志》卷45:玛尔噶朗“在安集延西八十里。北滨那林河。……乾隆二十四年侍卫达克塔纳往抚其城,伊拉斯呼里拜伯克以其属内附”。光绪二年(1876),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巴水入江处。《水经·江水注》:巴水“南流注于江,谓之巴口”。《梁书·武帝纪》:南齐永元三年(501),萧衍围郢城,东昏侯遣吴子阳救郢州,“进据巴口”,即此。
在北宋东京城宣化门外繁台前,今河南开封市东南。建于五代周显德二年(955)。落成之日,恰逢世宗柴荣诞辰天清节,遂以为名。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此后,柴荣之子、后周恭帝柴宗训被
唐天宝元年(742)改安乡县置,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取关名也。”宝应元年(762)没入吐蕃。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乡县改名,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宋州。治所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贞观元年 (627) 废。永淳元年 (682) 复置。北宋属应天府。金属睢州。元末废。明洪武四年 (1371) 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