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西城
在今甘肃岷县东北。《后汉书· 西羌传》: 建初二年 (77),烧当羌寇陇西,马防讨破之,“乃筑索西城,徙陇西都尉戍之”。北魏置赤水县治此。
东汉建初二年(77年)筑,在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北魏时于此置赤水县。
在今甘肃岷县东北。《后汉书· 西羌传》: 建初二年 (77),烧当羌寇陇西,马防讨破之,“乃筑索西城,徙陇西都尉戍之”。北魏置赤水县治此。
东汉建初二年(77年)筑,在今甘肃省岷县东北。北魏时于此置赤水县。
即邯县。 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顺安以西。 《续汉书 ·郡国志》 作邯。
城名。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定陵县:“有东不羹。”《水经·滍水注》:滍水“东径东不羹亭南, 亭北背汝水”。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又作纳里速古儿孙。《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纳里速即阿里,古鲁孙意为三部。今阿里及克什米尔东部当时为三位领主所辖,即
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北。《元和志》 卷13清源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因县西清源水为名”。《方舆纪要》 卷40清源县: 清源水 “自平地涌起,亦曰平泉,一名不老池,引流溉田,水溢则东南注于汾
一作孟津。又名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尚书· 禹贡》: 导河 “又东至于孟津”。《元和志》 卷5偃师县: “盟津,在县西北三十一里。”西周武王曾观兵于此。西晋杜预于此建河桥。即“孟津”。
即白马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 引胡峤记:(世宗)兀欲与(祖母)述律战于沙河,“述律兵败而北,兀欲追至独树渡,遂囚述律于扑马山”。《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祖山“契丹兀
又称夥尔益玛。在今西藏巴青县附近益塔,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
北宋置,属昭化县。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南五里。唐于此置望喜驿。唐元稹有 《望喜驿》 诗。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高平郡高平县 (今河南商城县东)。陈称为建州。隋开皇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安遂县 (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罗定及广西岑溪等三县市部分地。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邢邑。大业初属博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改名唐昌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南邢邑,属定州,大业初属博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