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米仓道

米仓道

古道路名。为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路线。因经过米仓山而得名。自今陕西汉中市南行,循汉水支流濂水河谷,翻越米仓山而进入四川,沿嘉陵江支流巴江河,经南江至巴中。《后汉书·张鲁传》:建安二十年(215),汉中张鲁为曹操所破, 自南山入巴西(今四川阆中), 相传即由此道。南宋开禧二年(1206),吴曦叛,引金兵入凤州,兴元主将程松由此道入阆中。宝祐六年(1258)蒙古军三路入蜀,一路即经此道。


古代汉中入四川的交通要道。自今陕西省汉中市南,循汉水支流濂水谷道和嘉陵江支流巴江谷道,达四川省巴中地区。因经过米仓山,故称。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分三路入四川,一路即经此道。


猜你喜欢

  • 南赕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弄。明初废。元时置,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北。明初废。

  • 东不羹

    城名。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定陵县:“有东不羹。”《水经·滍水注》:滍水“东径东不羹亭南, 亭北背汝水”。

  • 华中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的大部分,河南、浙江的一部分和湖南的一小部分。1938年春,新四军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5月,新四军一部挺进江南

  • 西港水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

  • 遮阳堡

    亦作遮羊堡。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东北一百里。《方舆纪要》 卷60: “以遮阳山而名。”

  • 窟啰堡

    北宋置,属延安府。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

  • 背阴寨堡

    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背阴寨堡在 “卫西北十五里。又西北有平山堡,八角湖堡”。

  • 大像山

    ①在今甘肃甘谷县城西南三里。山上原有石窟二十二处,殿阁屋宇九十四座均遭严重破坏,因有一尊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寰宇记》卷150秦州废伏羌县:“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

  • 永安长官司

    ①明弘治九年(1496)置,属庆远府。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四十里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②清置,治所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南永乐镇。后废。明弘治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后改为永顺副长官司。

  • 北绛县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置,属东雍州。治所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二十里北绛村。孝昌三年(527)属北绛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翼城县。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北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