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妪镇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清同治 《栾城县志》 卷2村镇: 窦妪村 “属守信社,在南赵村西,距城二十五里”。
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窦妪,人口7320。旧名窦妪屯,民国时设窦妪镇。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苹果、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有化肥、玻璃、缝纫机配件、建材、棉油等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牲口市场闻名。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清同治 《栾城县志》 卷2村镇: 窦妪村 “属守信社,在南赵村西,距城二十五里”。
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面积57.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窦妪,人口7320。旧名窦妪屯,民国时设窦妪镇。1953年设乡,1958年并入王村公社。1961年析置窦妪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苹果、梨及家禽产量居县之首。有化肥、玻璃、缝纫机配件、建材、棉油等厂。为县西部农贸中心,牲口市场闻名。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
唐武德四年 (621) 分信安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江山市。《元和志》 卷26: “县南有须江溪,因以为名。” 武德八年 (625) 省。永昌元年(689) 复置。五代唐长兴二年 (931) 吴越
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东海岸。清康熙《皇舆全览图》作“达喜河”。光绪《吉林通志》卷23库页岛之水:“达希河,长百里许,东流入海。其北为萨伊河。”
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的龙脖子。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保卫天京的重要军事要塞。地保城依山傍水,紧靠城墙,扼守龙脖子隘口,与天保城上下呼应,对阻止清军攻城,保卫首都天京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河南孟津县老城东。《北齐书·万俟洛传》:东魏元象元年(538),与西魏战于北邙,东魏兵败,“诸军北渡桥,洛以一军不动,西人畏而去。高祖以雄壮, 名其所营地为回洛城”。《资治通鉴》:唐武德三年(62
在今四川苍溪县南一里,嘉陵江岸。《舆地纪胜》卷185阆州:小锦屏“在苍溪县治之对,仿佛类锦屏,故名”。《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小锦屏山“在县治南。临江高峙,奇秀与阆中之锦屏山相似,因名”。又称少屏山
即今河北平泉县西五十里七沟镇。清于此设外委驻守。
即今江西兴国县西均村乡。《清一统志·吉安府二》:均村市“在万安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接兴国县界”。在今江西省万安县东南。清属万安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阳县置,为信阳军治。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而改名。治所即今河南信阳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为信阳府治。十五年 (1278) 为信阳州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
本名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东三十里黄河西岸。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名大庆关。明时因黄河西徙,关在河东岸,故于今朝邑镇东七里另置新大庆关。1929年分朝邑、华阴二县于此置平民县。1950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明史·田铎传》:弘治二年(1489),铎知蓬州,“州东南有江洲八十二顷,为豪右所据,铎悉以还民。建大小二十四桥,又凿三溪山,以便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