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窿山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仰望,豁露天光,如微缺之月,故名。今改称兴隆山”。
②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窟窿山在 “(珲春) 城西北二百二十五里。高六十二丈”。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南兴隆山。《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窟窿山 “在岫岩厅东北八十里”。民国 《奉天通志》 卷75本溪县: 窟窿山在 “城东南六十里。 巍峰耸立, 壁若剗削, 崖间有天然圆孔径丈许,自下仰望,豁露天光,如微缺之月,故名。今改称兴隆山”。
②在今吉林珲春市西,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窟窿山在 “(珲春) 城西北二百二十五里。高六十二丈”。
①在今山西长子县东南二十七里应城村。《魏书·地形志》:上党郡长子县有应城。②又名滍阳城。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白龟山水库内。《水经·滍水注》:“滍水东径应城南,故应乡也。”(1)即今山西省长子县东南应城
一名四礵。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包括东礵、南礵、西礵、北礵与小礵等岩岛,其中以北礵为最大。清《海国闻见录》上卷《天下沿海形势录》的“四霜”即此。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见清《海国闻见录》图
①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保定府二》:玉山“山多白石如玉,所谓燕石次玉者也。下有玉山店”。②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斗门镇。宋《嘉泰会稽志》卷9山阴县:玉山“在县北三十三里。《旧经》云:唐贞元元年
①在今江苏江阴市东。《舆地纪胜》 卷9江阴军: 定山 “在县东四十里。有定山寺”。《清一统志 · 常州府一》 : 定山 “在江阴县东二十里。一名女山。唐法响禅师驻锡于此。有玉乳泉,一名虎跑泉”。②一名
一作中。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20) 春,“二师围郊。癸卯,郊、溃”。 杜预注: “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中。” 又《水经·洛
①西晋置,属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南朝宋改置阙西县。②南朝宋置,属南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南齐以后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属义阳郡。南朝宋改作阙西县。
即绰尔罗斯北中旗。在今青海刚察县西,后迁青海海晏县南。
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辽代创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现寺内存有明成化二年御制碑和清乾隆二十一年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六十里册井乡。清乾隆《沙河县志》建置志:市集有册井。
即今河北武安县西六十里阳邑镇。隋为阳邑县治。在河北省武安市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邑,人口 6870。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阳邑县于此,以处南洺河北岸得名。大业初废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