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镇
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哭泉乡。
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南部、小额木特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3.9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醴泉县,为县治。1914年更名突泉镇,1937年复名醴泉镇,1946年改为突泉县城关区,1959年复突泉镇。因此地的泉水甘甜适口而得名。农产小麦、玉米、稻、高粱等,畜产牛、马、绵羊、猪。有农机修造、皮革、酿酒等厂。111国道经此。
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哭泉乡。
在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南部、小额木特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5.4平方千米。人口3.9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置醴泉镇。宣统元年(1909年)置醴泉县,为县治。1914年更名突泉镇,1937年复名醴泉镇,1946年改为突泉县城关区,1959年复突泉镇。因此地的泉水甘甜适口而得名。农产小麦、玉米、稻、高粱等,畜产牛、马、绵羊、猪。有农机修造、皮革、酿酒等厂。111国道经此。
①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西辛庄乡。清光绪《故城县志》卷4:新北下乡东辛庄、西辛庄“距城十五里”。②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1944—1950年先后为双山、麓水县治。
①西魏改惠怀县置,属武宁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因县西南有武城山,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
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省:“珠河县,俗称乌吉密河,为东省铁道东部线一驿站。民国十二年割延寿县土地一部分,新设县治。最近定名曰珠河县。”1946年改珠河县为尚志县。
三国魏黄初中置,属徐州。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郯城及江苏赣榆、东海、新沂、连云港等市县地。西晋复改东海郡。
北宋置,属任丘县。在今河北任丘市西。政和三年(1113)改为定平砦。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辽中京遗址内。传为感圣寺内的舍利塔,近年发现辽寿昌四年(1098)题记,证实为辽代建筑。八角十三层砖塔,通高81.14米。为国内现存第二高塔,仅次于河北定州市南门内的开元寺塔(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方舆纪要》卷68通江县:马鞍寨在“县东七十里”。
在今江西浮梁县北。《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苦竹港 “源出县北百二十里之苦竹岭,东南流,合北港水,至县北入昌江”。
战国魏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清一统志·大名府二》 “几城”条引《括地志》:“几城在元城县东南。”古
即龟兹国。都延城 (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水经·河水注》: “东川水出龟兹东北,赤沙积犁,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音屈茨,故延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