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舲峡
即空泠峡。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空舲峡 “在秭归县东,绝崖壁立,湍水迅急,上甚艰难。舲中载物尽悉下,然后得过,故谓之空舲峡。上有火烬插在崖间”。《清一统志·宜昌府》: 空舲峡 “《州志》: 峡有大石,大石左下,三石联珠,峙伏水中,土人号曰三珠石,舟行必由大石左旋,捩柁右转,毫厘失顾,舟糜石上”。
即“空泠峡”。
即空泠峡。在今湖北秭归县 (剪刀峪) 西北。《舆地纪胜》 卷74归州: 空舲峡 “在秭归县东,绝崖壁立,湍水迅急,上甚艰难。舲中载物尽悉下,然后得过,故谓之空舲峡。上有火烬插在崖间”。《清一统志·宜昌府》: 空舲峡 “《州志》: 峡有大石,大石左下,三石联珠,峙伏水中,土人号曰三珠石,舟行必由大石左旋,捩柁右转,毫厘失顾,舟糜石上”。
即“空泠峡”。
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汉书·地理志》: 郁秩县 “有铁官”。东汉改为胶东侯国。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胶东国。王莽时改胶东国曰郁秩,当移国治此。东汉建武六年(30年)更封
一作泥塘关。明置,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南。
明崇祯三年 (1630)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修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
又称兰仓津、仓津。为古渡口。在今云南永平县与保山市间的澜沧江上。《华阳国志·南中志》:“孝武时,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耆溪,……人歌之曰: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作人。”
①即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十一里岩门镇。明置岩门巡司。清改驻县丞。②在今贵州黄平县东南岩门司。清顺治十年(1653) 改设岩门长官司。
聚名。 又作门。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十年 (34),“冬十月,中郎将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即此。《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本法兴寺,元改名栖云观。清 《日下旧闻考》 卷115引 《云山集》: “盘山紫峰之下,爽垲明秀,号曰中盘。时膺隆兴,崇奉道教,栖霞长春真人应召来燕。门下有栖云子飞
亦称太平铁矿。为当涂县铁矿的总称。即今安徽马鞍山矿区。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南蔡市镇。湘桂铁路旧有冷蔡支线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