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墓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清一统志·石柱厅》: 秦良玉墓 “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秦良玉 (1574或1584—1648),明四川忠州 (今忠县) 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马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天启元年 (1621) 率兵北上御后金 (清)。崇祯三年 (1630) 又入援京师。回蜀后与农民起义军为敌。清顺治五年 (1648) 病死。墓碑上刻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十五里三教寺后。《清一统志·石柱厅》: 秦良玉墓 “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秦良玉 (1574或1584—1648),明四川忠州 (今忠县) 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马死,代领其职,所部号白杆兵。天启元年 (1621) 率兵北上御后金 (清)。崇祯三年 (1630) 又入援京师。回蜀后与农民起义军为敌。清顺治五年 (1648) 病死。墓碑上刻 “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官兵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又名红楼。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原为清湖北省咨议局大楼,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此建革命政府,建立中华民国。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红楼。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南麓。原为清宣统
①又作采桑。 春秋晋地。 在今山西吉县西黄河岸。《史记· 晋世家》: 献公二十五年(前652),“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于啮桑”。《索隐》: “裴氏云 《左传》 作 ‘采桑’。按,今平阳曲南七十里
一作春水镇。即今河南泌阳县北春水乡。清道光 《泌阳县志》 卷1 《村镇》: “春水街铺,城东北九十里。”
即今安徽歙县南昌源河西岸昌溪乡。清乾隆 《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昌溪村。
亦作鄹、陬。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春秋前期为邾国都,后为鲁邑。孔子父叔梁纥曾为郰邑大夫。《左传》: 襄公十年 (前563),“晋荀偃、士匄请伐偪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郰人纥抉之
即今陕西子洲县西马蹄沟镇。1944年曾于此置子洲县。
即今河北阳原县城。明天顺四年(1460) 筑城。《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 顺圣川西城,“ 《边防考》: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长驱入顺圣川,散掠蔚、朔诸州,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辖东、西
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 置,为武威郡治。治所即今甘肃武威市。《元和志》 卷40姑臧县:“因姑臧山为名。亦言故匈奴盖臧城,后人音讹为‘姑臧’ 焉。” 三国魏黄初中移凉州治此。十六国时,为前凉、后凉、
①北周置,治所万川郡万川县 (今四川万县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及梁平等县地。隋大业初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隆阳县 (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辖境相当今四川綦江及重庆市南桐矿区。三
亦作渌峒。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即今广西靖西县西三十五里禄洞乡。元属镇安路。《元史·外夷传 ·安南》: 皇庆二年 (1313),交阯军“陷禄洞、知洞等处,虏生口孽畜及居民赀产而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