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秦凤路

秦凤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陕西路西部置,为熙宁二十三路之一。治所在秦州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苦水沟、云雾山和甘肃蒲河、陕西贾赵河以西,长城以南,秦岭、嶓冢山、岷山以北,青海日月山、达坂山以东地。金皇统二年(1142) 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辖境最大时北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靖远、同心二县,南抵今甘肃、四川二省界,东有今甘肃省镇原、泾川、灵台及陕西省麟游、扶风、周至、太白、留坝等县,西含今青海省西宁市及贵德、同仁等县。元丰元年(1078年)又并入陕西路。其后废置不常,辖境亦有伸缩。金皇统二年(1142年)废。


猜你喜欢

  • 同昌郡

    ①北周天和元年(566)讨浑胡置,属覃州。治所在通轨县(今四川黑水县北)。寻改为覃川荣乡二郡。②隋大业三年(607)改扶州置,治所在尚安县(今四川南坪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及松潘县北,若尔盖东

  • 苦水村

    在今河北深泽县东南,南接束鹿县界。《方舆纪要》 卷12深泽县: 苦水村在 “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光武尝经此,饮水而苦,因名”。

  • 梓州路

    北宋咸平四年 (1001) 分西川路置,治所在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相当今四川中江、盐亭、西充、渠县以南,金堂、资阳、荣县、屏山、筠连以东,和大竹、邻水、合川、永川、合江以南地区。重和元年 (1

  • 南野 (埜) 镇

    北宋置,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元丰九域志》 卷6南安军南康县有 “南埜”镇。

  • 池口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池口。《清一统志·池州府一》:池口镇“在县西北五里黄龙矶上。金置池口驿于此。旧有巡司。今裁”。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北池口。金置池口驿,明置巡检司于此。

  • 东土默特旗

    ①即土默特左旗。旗府驻地在蒙古营(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王府)。②即土默特左翼旗。治所在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常州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常州为路,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武进、晋陵二县 (同治今江苏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武进、宜兴等市县地。至正十七年 (1357) 朱元璋改为常州府。元至元十

  • 雷泽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因县北雷泽而得名。大业初属东平郡。唐属濮州。金贞元二年(1154) 省入鄄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

  • 茶城

    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垞城。《明史·河渠志三》: “河漕者,即黄河,上自茶城与会通河会,下至清口与淮河会。”

  • 中华

    ①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后世因称其地为中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曰:“若使游步中华。”《魏书》:“下迄魏晋,秦赵二燕,虽地据中华,德祚微浅。”初仅指黄河中下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