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禹功矶

禹功矶

一名吴王矶、吕公矶。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部龟山东端。《舆地纪胜》 卷79汉阳军:吴王矶 “在大别山侧”。《清一统志·汉阳府》 “禹功矶” 条引 《府志》: “俗名吕公矶。元世祖尝驻跸黄鹤山,隔江望见此矶,敕改名 ‘禹功’,立禹祠于上。”


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怪石嶙峋,直劈江水,与对岸黄鹤矶头锁江相望,形成长江中游的天然门户,有“天连吴蜀,地控荆襄,接洞庭之混茫,吞云梦之空阔”之势。相传“禹导水导山皆经此”,此“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故改名禹功矶,并建禹王祠。后名胜逐渐增多,如传为大禹亲植的禹柏、元建的禹王庙、明建的晴川阁、清初名士毛会建从衡山摹刻的岣嵝碑等,但解放前多已毁废。现重建有古色盎然的禹王庙、雄伟宏丽的铁门关、层楼飞举的晴川阁及“荆楚雄风”碑刻等。


猜你喜欢

  • 沔阳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沔阳府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洪湖、天门三市。嘉靖十年(1531)属承天府。清属汉阳府。1912年改为沔阳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沔阳府为直

  • 透堡

    明嘉靖四十年 (1561) 筑,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三十八里透堡镇。1931年11月,杨而葛在此领导了透堡暴动。暴动旧址在透堡北街林氏宗祠。

  • 江心寺

    在今浙江温州市北瓯江中江心屿上。唐咸通年间建。历代多有毁建。今寺系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

  • 扇子峡

    即明月峡。今长江三峡西陵峡东段。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宋陆游 《入蜀记》: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状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 范成大 《吴船录》: “黄牛峡尽,则扇子峡。”

  • 本固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东北与美滨暗沙相距5.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本固暗沙。

  • 白羊陂

    即白杨陂。在今河南��县东。《水经·睢水注》:“睢水又东,径雍丘县故城北, 睢水又东……水积成湖,俗谓之白羊陂。陂方四十里,右则姦梁陂水注之。”《方舆纪要》卷47杞县:白杨

  • 临淄国

    又名齐王国。秦亡后项羽封田都置。都临淄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辖有临淄郡。相当今山东淄博、博兴、高清、利津、寿光、广饶、昌乐、滨州、青州、临朐等县市地。后辖境扩大。最后为汉高祖所灭。

  • 杯山

    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10抚州崇仁县: 杯山 “在县西南一百四十五里,以山顶如杯为名”。《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杯山 “在乐安县西北八十里。……龙义水出此。山北为界岭,接丰城县界”。又

  • 石笋山

    在今四川綦江县西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石笋崖“在军北百里,往隆化路。有石如笋,高者三四丈,低亦丈余,凡数十焉”。《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石笋山在“县西二十里……以形似名”。

  • 征 (徵) 平郡

    北魏神䴥元年 (428) 改南太平郡置,属同州。治所在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曲沃等地。太和十八年 (494) 改为正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