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又称邴。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左传》: 隐公八年 (前715),“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穀梁传》 作“”。《续汉书 ·郡国志》: 泰山郡费侯国 “有祊亭”。


古邑名。春秋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南。《左传》隐公八年(前715年):郑伯“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也”。《公羊传》、《穀梁传》作“”。


猜你喜欢

  • 华川关

    在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上。《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通渭县:华川关“在县南华川水上”。华川水为今牛谷河。

  • 五里渡口

    即今河南太康县西南五里口乡。《方舆纪要》卷47太康县:“五里渡在县西南五十里。路通西华县。”

  • 柴辟亭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由拳县: “柴辟,故就李乡,吴、越战地。” 《越绝书》 卷8: “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 《水经·渐江水注》:

  • 梁乐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梁乐县 (今广东阳山县南)。隋开皇九年 (589) 废。南朝梁置,治梁乐县(今广东阳山县南)。属南合州。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怀集等县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河口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方舆纪要》 卷26英山县 “皮家店” 条下: “河口巡司,旧在县东三十里。亦元废。”(1)集镇名。(1)在安徽省太湖县西北部。河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 因处半街、徐冲两

  • 婆鲁师洲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名见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 野狐桥寨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 大石门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石门“在县东四十里。有石高数十丈,对峙如门。中有道,可通行人。又有石横如门限,水经其上,激荡有声。下流十里又有小石门”。

  • 永顺副长官司

    明弘治间以永安长官司改名,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东北后甫。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8年废。明弘治九年(1496年)析天河县地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东后甫。属庆远府。

  •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安源镇半边街。1922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筹备委员会。5月1日,正式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这里最初是湖北同乡会会址, 由俱乐部租用。安源路矿工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