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泓寺

石泓寺

在今陕西富县西一百三十里川子河畔。据清道光《鄜州志》卷2载:“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壁立,凿门成洞,大佛三,其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其数,凡龛楹柱,无处非佛,连山一石,曲折镌刻,鬼斧神工,莫可端仉,亦不知创自何代矣。”而今共有七个石窟。主窟凿于金代,窟四壁和石柱满布佛、菩萨和罗汉等浮雕造像。根据七个窟记判断,石刻是自初唐迄明清陆续雕凿而成。


在陕西省富县西约65千米的川子河畔。《鄜州志》:“石泓寺在州西一百三十里,石山如砌,凿门而入为佛殿,大佛三尊,四面小佛尺许者不知几百千,凡龛楹之间,无处非佛,皆连山为一块石,工巧之极。”共有大小不同的七个石窟。主窟凿于金代,呈长方形,平顶,深10.7米、宽10.3米、高5.4米。中有石基坛,坛四角有四根拔地而起的方形抹角石柱,直抵窟顶。窟四壁和石柱身,满布佛、菩萨和罗汉等浮雕造像。根据七个窟记判断,石刻是自初唐迄明清,陆续雕凿而成,各式造像显示着各个时代风格和特点,保存较完好,是研究北魏后期至清代石刻造像艺术的文物瑰宝。


猜你喜欢

  • 马莲河

    即今甘肃东部马莲河,为泾水支流。《明一统志》卷36庆阳府:马莲河“在合水县西南四十里。来自安化县合冉家河,南流入真宁县界合九龙川”。古称马岭水、泥水。泾河支流。在甘肃省东部。上源有两支,西支环江,源于

  • 板江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怀远县: 板江在 “县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扶劳山,经牛头、上瓮、边田诸村,南入大江”。集镇名。在湖南省平江县北部、板江东岸。板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 建宁府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1162) 以孝宗曾封为建王,升建州置,治所在建安、瓯宁二县 (今福建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建瓯市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等县地。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为建宁路。明洪武

  • 荥渎

    古引荥泽之水,自今河南荥阳市境,东流至山东荷泽。亦曰南济。《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

  • 嘉泉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9 前凉录: 张骏太元元年 (东晋太宁三年,325),“始承晋元帝崩问,骏大临三日,会有黄龙见于揖次之嘉泉”。即此。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南。东晋太宁三年(325

  • 花石溪

    在今四川武胜县东。《方舆纪要》卷69定远县:花石溪在“县东三十里,下流合于嘉陵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花石溪“在定远县东二里。源出岳池县名岳池水,南流入县界为花石溪,又西南流四十里入嘉陵江”。

  • 安城镇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黎塘镇。明设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安吉县北部。面积74.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安城,人口 3600。曾为安吉州、安吉县治所。民国时曾名桃城镇,1958年为安城公社,1

  • 蛮王城

    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三十里茶陵山顶。《清一统志 ·澧州二》: 蛮王城 “相传五代梁将武平破蛮王之所”。

  • 勒河

    又作沁河。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 “勒必拉” 河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乌苏里江与和洛河相会后,“又西北流百余里,经噶山三,又有沁河自东南来注之”。

  • 苏公堤

    在今广东惠州市城西。《舆地纪胜》卷99惠州:苏公堤“在丰湖之左岸。绍圣间,东坡出上所赐金钱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