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真阳县

真阳县

①北魏永安三年 (530) 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东魏天平四年 (537) 属义阳郡。北齐废。

②南朝宋初改慎阳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大明后又为慎阳县。北魏皇兴中复为真阳县。隋开皇十一年 (591) 废。十六年(596) 置真丘县,大业初改为真阳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豫州。载初元年 (689) 改为淮阳县,神龙三年 (707) 复为真阳县。宝应元年 (762)属蔡州。蒙古至元三年 (1266) 省入息州。后复置。明洪武四年 (1371) 省入汝阳县。弘治十八年(1505) 复置,移治今正阳县,属汝宁府。清雍正二年 (1723) 改为正阳县。

③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左阳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里。大业三年 (607)改为土山县。

④北宋乾兴元年 (1022) 改浈阳县置,为英州治。治所即今广东英德市。南宋庆元元年 (1995) 为英德府治。元至大初废。


古县名。(1)南朝宋改慎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北齐废。隋大业初改真丘县复置。属汝南郡。唐载初元年(689年)改名淮阳县,神龙初复名真阳县。金属息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寻复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废,弘治十八年(1505年)复置,移治今正阳县,属汝宁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正阳县。(2)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以浈阳县改名,治今广东省英德市。北宋历为英州、真阳郡治,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为英德府治,元为英德州治。元至大初废入英德州。


猜你喜欢

  • 西郢州

    北魏孝明帝时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鸿州。北魏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名鸿州。

  • 会通苑

    即隋东都西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韦述《两京新记》说:“东都苑,隋曰会通苑,又改为芳华、神都苑,周回一百二十六里。”

  • 松林堡

    即黑松林关、松林关。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五十七里。《明史·郭成传》: “四川巡抚李尚思以地近松潘,檄成军松林,游击万鳌军漳腊。” 即此。

  • 山河

    即溇水上游。在今湖北鹤峰县东。《清一统志·宜昌府》:山河“在鹤峰州境。众山溪会流,东入澧州安福县界。即溇水之上流”。

  • 土目驿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八十里。明初废。

  • 畚岭

    即今江西于都县西南畚岭。1934年为中央根据地登贤县驻地。

  • 瓜里津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四十里。即淯水(今白河)之津。《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瓜里津”。注引《东观书》:“邓奉拒光武瓜里。”《水经·淯水注》:淯水“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即此。

  • 三危山

    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尚书·尧典》:“窜三苗于三危。”《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正义》引《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峰,故曰三

  • 平无城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东汉建武十一年(35),岑彭伐公孙述,军至彭亡“述使刺客刺杀彭。由是改彭亡曰平无,言无贼也”。《元和志》卷32彭山县:彭亡城“亦曰平

  • 悦来镇

    亦称悦来岭。即今黑龙江省桦川县。1912年桦川县移治于此。(1)在黑龙江省桦川县中北部、北濒松花江。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5.8万。镇人民政府驻悦来,人口2.6万。清光绪三十二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