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真州

真州

①唐乾元元年 (758) 改昭德郡置,治所在真符县 (今四川茂县西北)。《旧唐书·地理志》 真州: “取真符县为名。” 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及黑水县东南一带。后没于吐蕃。

②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 升建安军置,治所在扬子县 (今江苏仪征市)。《舆地纪胜》 卷38真州:“真宗朝以铸圣像成功,升为真州。” 辖境相当今江苏仪征市及六合县地。元至元中升为真州路,二十一年(1284) 复为真州,属扬州路。明洪武二年 (1369)废。

③元末明玉珍置,治所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镇。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置真州长官司。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升建安军置,治扬子县(今江苏仪征市)。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仪征市和南京市六合区等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二十一年复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


猜你喜欢

  • 大姑塘

    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三十五里姑塘。东濒鄱阳湖。《清一统志·九江府二》:大姑塘巡司“本朝雍正二年置,并设千总驻防”。又分设九江钞关,凡由江西至湖广之商贾,均于此纳税。

  • 草河掌

    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凤凰厅图: 北有草河长。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10奉天省矿产表:本溪县草河掌产金。

  • 图们泊

    亦名闼门池、龙潭、温凉泊、天池。即今吉林抚松县东南、安图县西南之白头山天池。为中朝两国界湖。《清一统志·吉林》: “图门,国语万数也。” 意为万水之源。松花江发源于此。古湖名。即今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

  • 益阳水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益阳水 “出浙源山,溉田三十五顷有奇”。

  • 伏山

    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 南甸州

    明永乐十二年 (1414) 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二十里曩宋。正统三年(1438) 改属全齿军民指挥使司。正统八年 (1443)升为南甸宣抚司。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治蛮干(

  • 大云院

    俗称石灰寺。在今山西平顺县城西北四十六里实会村北龙耳山中。创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初名仙岩院。天福五年建大佛殿,后周显德元年(954)建寺外七宝塔。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奉敕改寺名为大云禅

  • 胶水江

    又作闷江。指今越南红河下游入海口一段。《交阯总志》 卷1: “大黄江,在里仁府,上接泸江,下通奉化府胶水江。”

  • 大获山

    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大获山在“县东三十里。有大小二峰,小峰上有一石井,出泉不竭;大峰上有池,广数亩,谓之天池。宋江环绕其下,石城四周,即宋余玠所筑,以护蜀口者”。南

  • 紫蓬山

    又名良余山、李陵山。俗称连枷山、蓝家山。在今安徽肥西县西。《水经·肥水注》: “肥水出良余山,俗谓之莲枷山。” 杨守敬认为良余山即紫蓬山,亦即 《寰宇记》 所称蓝家山。《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紫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