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真如寺

真如寺

①在今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原名万寿寺,北宋初建于官场 (近今大场)。元延祐七年(1320) 移建于此,取 《成唯识论》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 如谓如常,表无变易” 经义,改名真如寺。明、清屡修葺。1963年重修。现存三间草檐正殿一座,其额枋底部有双钩阴刻墨书移建日期。柱、梁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原貌,大部分构件亦为元代原物。

②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清一统志·嘉兴府一》:真如寺 “在秀水县南四里。唐建。内有雪峰僧住庵及宋司马光所作 《真如院法堂记》 石刻”。

③即云居寺。在今江西永修县西云居山顶。


在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元延祐七年(1320年)建。现存正殿,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梁、柱、枋、斗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原貌,大部分构件亦为元代之物。大殿额枋底部有双钩阴刻“旹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季夏月乙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二十六字,为大殿梁架基本完工之时。1963年修葺时,在大批木构件接榫处,发现当时工匠为便于安装,用墨书注明构件名称和部位,如“前今东乙”,即东面的前金柱,为江南工匠习用俗语,可作为研究古代建筑的实物例证。真如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浯山

    ①即峿山。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今名壶山。《水经·潍水注》: 浯水 “出浯山,世谓之巨平山也”。②即三浯山。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六十里。(1)又称三浯山。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2)在今山东省莒县北。

  • 通相堡

    又名小哨。明置,属越嶲卫。在今四川越西县南五十里南菁乡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4《边防记》 越嶲卫: “通相堡一名小哨,十五里为长老坪。”

  • 罗番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罗番遏蛮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正统三年 (1438) 改属贵州宣慰司。万历间属定番州。清以后废。又称罗番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罗番遏蛮

  • 四岳

    四方之大山。指东岳泰山(一名岱宗,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尚书·舜典》:“岁二月,东

  • 小梅市

    即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小梅镇。清光绪《龙泉县志》卷2:小梅市“在县南百里。小梅公馆在焉”。

  • 昭西陵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陵区大红门外东侧。是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孝庄原是太宗之妃,在顺、康两朝参预政事多年,是清初颇有政绩和影响的人物。康熙二十七年(1688) 卒,棺椁停放在东

  • 岭表

    即岭南。唐代指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唐萧昕 《送桂州刺史序》 云: “居五岭之表,控两越之郊。” 《新五代史·刘隐世家》:唐末 “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仕宦遭乱不得还者

  • 曷董馆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为辽金之际 “河东八馆” 之一。金初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 (1141) 罢;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置云川县。

  • 大栗子

    即今吉林临江市南大栗子镇。为鸭大铁路的终点站。

  • 巩哈设治局

    即尼勒克设治局。治所在尼勒克(今新疆尼勒克县)。即“尼勒克设治局”。